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生态网络社会:人类下一个栖息地

读《生态网络社会》一书有感
发布时间:2021-03-04 10:35: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刘 慧(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态网络社会》一书抓住了新时代10“互联网+”背景下全社会都正密切关注、寻求破解之道的焦点性战略选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网络,作为人类创造的“新事物”深刻影响着人类自身,构成了当代人生存的一个新环境,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状态。人类已经全方位地置身于快速崛起的网络社会之中,却对它缺乏科学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如同进入了一个一望无际的陌生的网络森林世界,无论成人还是青少年儿童,都常常出现“迷路”、“恐惧”的情形。人类进入网络社会后,遭遇了从未有过的新挑战、新问题,新的生活方式,如沉溺网络、网络不安全、网络犯罪……人类能否科学驾驭网络?有否网络安全标准?能否拯救成千上万家庭和青少年儿童?如何建设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社会?这些社会问题困扰着当代人,破解已迫在眉睫,迫切需要研究、解释网络社会的生存、发展特点与规律,为万民指点迷津,使人们步入互联网的“阳光地带”。

《生态网络社会》一书应时而出,令人兴奋,它能够满足广大网民的生命需求。该书作者以积极的、正向的、建设性的态度与思维方式,以“三重生态圆融”的生态体验理论视角,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网络社会的一系列问题,深度分析了网络社会的种种现象,破解了网络社会存在的难题;深入网络社会研究揭示其特征、规律、标准、路径,设计规划了一个绿色清朗的生态网络社会,提出了“三重生态圆融,臻于美善网络社会”“生态网络社会,人类下一个栖息地”的论断,让人们从对网络社会的担忧、恐惧中走出来,树立了对网络社会的信心。

本书系统阐发了生态网络社会的环境、韵味及其体验模式,科学分析了生态网络社会的价值魅力与技术特征,提出并系统阐释了“网络社会”与“非网络社会”两大形态的范畴及其孪生性关系,为人们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解人类当代与未来生存方式,自愿、自觉、自由地生存于“网络社会”与“非网络社会”共在的“新形态”社会之中提供了可以安心的理由和依据。

本书剖析了网络原住民和网络移民的生活方式,克服了将网络社会妖魔化的惯性思维,揭示了生态网络社会的特点、规律、功能、负外部性,在价值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5E级生态安全标准,为对互联网进行科学的评级操作提供了依据;用生态价值观和云技术构筑网络安全防火墙,筑牢网络安全生态系统,守住生态网络的伦理底线,科学破解网络社会的现实问题,从而构建诚信友善、相互尊重、共享绿色、共臻文明的生态网络社会。

在书中,作者试图从价值观和技术深度融合上,引导网民以“悦纳生命”的姿态安驻、建设生态网络社会,让网络这把“双刃剑”变成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和品德发展的崭新而广阔的新时空,纵深拓宽网络德育思维,描绘出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和实践指导性的网络社会新景象,勾勒出了网络道德新样貌,全息认知生态网络社会的新算法,让已经身处网络社会的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有据可依。并引导网民认识到践行生态网络道德是时代必然,自觉参与到下一个栖息地的精神家园之道德建设中来,共建共享美善和谐的生态网络社会。

本书叙述风格似乎是广角扫描网络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以哲学洞察的视域“升维鸟瞰”进行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分析,又以诗性的语言风格阐发其意境。随着阅读,读者会不知不觉间发生生命体验之旅,从不自觉地沉迷于网络丛林的实然态,渐次上升到自觉地自律开放、美善和谐的应然态。为成人也为青少年儿童打开了生命健康成长的新时空、新境界。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此领域研究成果的结晶。其中的一些研究范畴与成果,不仅体现了理论的独创性,而且还有着深远的实践意义,值得深入、系统地研究。如“5E生态网络安全标准”,可以此为基准,组织专家和技术团队,进行后续的信息技术、操作系统等的拓展性、应用场景的开发,设计、形成自动化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新“网关”,即:对接入中国的所有国内外网站进行“5E生态网络安全标准”应用的“评级操作”,以学术的、科学的方式深层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同时有效消除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互联网“行政化”管理的质疑和责难。这或许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网络安全难题。

本书给人留下了一个鲜明的“原创学术专著”印象,有望借由建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崭新学科、新专业,形成新的学术簇。可基于此,进行系列性的后续研究和开发工作,形成网络社会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开放性地服务社会,切实帮助广大的人民群众及亿万青少年儿童。

目前,社会各界、千家万户正在为网络社会对下一代的消极影响而困扰、忧愁,中央和国务院、教育部正在以政策的方式推进“互联网+”教育。这两方面的社会需求,都需要切实的抓手。《生态网络社会》一书正是切中新时代网络社会面临的新问题,直面破解社会难题。它引导网民以“悦纳生命”的姿态创建生态多样性的网络优质资源,并将生态网络社会建设成为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和品德发展的新契机、德育的新沃野,纵深拓宽了网络德育思维,描绘出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和实践指导性的网络社会新景象,激活每个人的美丽生态因子,让生态网络社会成为人类的新精神家园和灵魂安顿之所,展现出一种高维视野和网络伦理责任情怀。可以说,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无疑是把已置身于网络社会生活之中的人们,带入到一派绿色清朗的生态网络社会新境界,也为网民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工作、生活和交往的无限广阔的新时空。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