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洪埠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进行部署和落实。按照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具体要求,着眼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坚持从细处着手,从实处着力,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路径,使扶贫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确保了脱贫攻坚高质量,全面小康真“成色”。
洪埠乡位于县城北郊,面积86平方公里,有20个村街、7.6万人口,有贫困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村19个,其中重点贫困村5个,贫困人口共9989人,占全乡人口的13%,占固始贫困人口的6%,全县第一,是其他乡镇贫困人口的二倍甚至三倍四倍。贫困人口规模庞大,且基层组织薄弱、社情民意复杂,脱贫攻坚面临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正如县长王治学所说:洪埠能够脱贫摘帽,固始就能脱贫摘帽。面对脱贫任务异常繁重的现实,洪埠乡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乡工作全局,牢牢抓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关键,聚焦贫困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坚持“四个不摘”,从严压实各级责任,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举全乡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一是脱贫任务如期完成。今年以来,全乡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三级书记遍访贫困户、“九查九看”、“查弱项、补短板、促提升”等专项活动,结合防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高质量完成了186户,449个贫困人口的退出,以及3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1户脱贫不稳定户的风险消除工作,实现了洪埠乡贫困人口脱贫不落一人的目标。作为全县第一贫困人口大乡,洪埠代表全县几乎迎接了市以上的所有考核、检查,特别是在2019年3月迎接省第三方脱贫摘帽评估检查中,洪埠乡实现了零错识、零漏识、零错退,为全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先后两次代表县里迎接省里检查(一次全省危改专项检查、一次全省金融扶贫专项检查)、三次代表县里迎接国家检查(7月接受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10月接受了国家脱贫攻坚数据质量绩效考核,12月初接受了国家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洪埠乡一直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石,重点建设乡村道路、农村饮水、电网改造、文化设施、生态建设、宽带入户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2016年以来全乡累计完成公路硬化近200公里,新装太阳能路灯600余盏,植树绿化10000余棵;实施五支渠、七支渠、东干排灌溉渠道清淤治理等工程,开挖大塘15口,抢修水毁工程、生产桥10个,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灌溉条件和抗旱能力;新建和改造了六个自来水厂,规范集中供水管理,切实开展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成电网改造和设备升级,宽带通到每个村落;文化扶贫如火如荼地开展,村村建成文化广场。
三是特色产业发展颇具规模。近年来,洪埠乡党委、政府通过利用本地资源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找准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在全乡由点到面、以点带面发展了一批规模化本土种植、养殖业基地。3200亩的高皇茅台集团优质小麦种植基地、800余亩的龙港猕猴桃基地、200亩的段岗鱼化龙水产养殖基地、300亩的马埠黄麻种植、200亩的新房小香葱种植基地、千余亩的何寨优质水稻种植基地等,全乡所有村都通过挖掘“特色”农业,有了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并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得到健康发展、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一品一村”经济。
四是干部作风明显转变。脱贫攻坚带来了干部作风大转变。五年来,广大县乡村三级干部扑下身子深入贫困乡村,入户走访、乡村夜话、精准帮扶,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一家一户,脱贫攻坚让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一线了解实情,离群众更近了,了解的问题更实了。脱贫攻坚让党员干部同困难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成了共同脱贫致富一家人,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威望得到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得到持续提升。
五是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9.76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3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149万元,新增“四上”企业1家,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5077元,税收收入551万元。继17、18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县经济发展“五快乡镇”后首次迈入全县“五强乡镇”行列,经济发展之快放在全县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县乡村三级四百余名帮扶干部,义无反顾地化身成战士,冲锋在前,无怨无悔。全力以赴鼓足干劲,沉下身子务实重干,持之以恒履职尽责,积累了生动的“洪埠经验”。
一是聚焦“党建”,发挥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增强党员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铭记身份,彰显党员示范作用。对在脱贫攻坚、抗疫抗洪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及时进行发掘、总结并表彰,宣传正能量,当好先锋队,2020年评选出了60名洪埠榜样、洪埠标兵,他们的大红照片和先进事迹悬挂在洪埠街道两边,向全乡群众展示了党员的风采。组织党员开展公益活动、对口帮扶等活动,践行党员初心。开展“五个一”活动以来,为群众解决最急最忧最盼的实事150余件。洪埠乡20个村(居)建设“党员形象墙”,1474名农村党员家门口悬挂了党员光荣牌。让党员身份“亮”出来,使党员牢记自己身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真正发挥先锋引领作用,“挂牌亮户”的党员们一有空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参与到乡村治理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时时把党员的责任扛在肩上,处处争当先锋模范。此外,选优配强村居两委班子,充实了一批高素质的年轻后备干部,不断优化村级班子队伍结构,以党建促脱贫。
二是聚焦“特色”,促进产业发展。洪埠乡始终把推动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企业辐射带动优势,积极规划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园,大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引导贫困户土地流转,贵州茅台集团有机小麦生产基地在高皇等村落地,目前规模高达3200亩;新房村小香葱项目在到户增收、以奖代补政策的扶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逐渐形成;通过招商引资和扶贫产业的有效结合,洪埠村肉驴养殖项目建成投产,带动周边群众养殖肉驴,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同时,不断形成村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坤源麻业引导马埠村贫困户进行黄麻种植300亩,提供技术服务及负责收购,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及非贫困户大面积种植,目前已颇具规模;通过提供优质种子、技术培训、统一收购等政策服务,带动何寨、谷圩等东北四村200余户贫困户种植榨菜1220亩;马埠沙地愣头青萝卜、代店小龙虾养殖、倪岗五彩稻、何寨优质水稻、龙港猕猴桃、迎水采摘园、段岗水产以及在全乡推广的猫爪草种植等各类特色农业在全乡遍地开花。
三是聚焦“落实”,强化政策保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从教育抓起,洪埠乡全面落实贫困户学生教育补贴政策,义务教育学生实现全部入学,无因贫辍学学生。其中,有两百余名贫困学生入读县教育扶贫特色----国机励志学校,不但交通费和生活费全免,还免费提供校服费、保险费、医疗费和教辅读物费等;防止因病返贫,医疗保障是根本,全乡所有贫困人口均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贫困人口家庭实现签约服务和免费体检,全面开展9种大病分类救治。贫困人口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住院报销实行五道保障,对于慢性病人口,积极落实慢性病门诊政策,提高门诊慢性病包干报销比例,实现多种慢性病混合报销,解决了困扰最广最深的慢性病负担问题;提高脱贫质量,改善居住是重点,深入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持续加大排查力度,强化动态监管,累计完成241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现了危房全面“清零”,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累计改建、新建卫生厕所4500余座。
四是聚焦“造血”,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贫困户主动发展生产、外出就业创业及企业主动带贫的给予奖补,激发了贫困户主动脱贫内生动力,2020年全乡共奖补1483户。目前,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中共外出务工4084人,依托各村本土企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临时务工,带动贫困户就业286户。全乡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437个,积极发挥着它的“造血”功能,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也能就业。大力实施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不断整合培训资源,县级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累计覆盖500人,实用技术培训累计收益800人,乡级共开展了6批培训活动,培训对象达5000人次。
五是聚焦“宣传”,倡导文明新风。洪埠乡一直致力于开发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积极开展各项文体类活动,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全乡范围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孝善之星、文明户”评选活动,评选和表彰了各类文明户50多次、600多户,弘扬了社会主义正能量,全乡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做好“送文化下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广场舞比赛等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体活动,近年来,乡级组织文化演出近百场,极大地丰富了全乡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全乡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扎实开展孝善敬老活动,成立了19个村级孝善理事会,累计签订孝善敬老协议达2000份,老人子女缴纳基础赡养金近400万元,设立孝善敬老公示栏,每年对孝善敬老模范予以评选并公开表彰;同时,在各村设立爱心超市,给农户发放积分卡,卫生文明达标的到超市领取爱心物品,推动了乡风文明氛围的形成。
六是聚焦“兜底”,确保巩固提升。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切实强化社会保障兜底,重点对2020年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进行摸底排查,认真开展低保“扩面、增员、提档”工作,确保应保尽保;优化残疾人鉴定和办证流程,集中鉴定和上门服务相结合,对所有符合条件残疾人鉴定办证,全部落实惠残政策。针对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开展摸底排查,对需要改造的贫困残疾人户,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进行个性化改造,确保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建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两类户”监测帮扶机制,明确帮扶责任人,科学制定帮扶计划,落实脱贫不稳定户追加措施和边缘户“四项措施”,及时有效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的殷殷嘱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持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和脱贫成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确保贫困群众“上车”后再送一程,安安稳稳踏上幸福小康致富路。让我们再接再厉、埋头苦干,向着富裕洪埠、美丽洪埠、实力洪埠、宜居洪埠的目标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