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一篇,我们已经从生态体验理论的元生态维度,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源头、状况与趋势,作了一个生态解码。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跟帖、评论、赞赏。感谢大家对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今天,我们以《疫情<周易>视点生态解码》为题,进一步分析、破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路径,反思、优化这场疫情的善后策略和防控操作。
01.
记者:从《周易》的视点看这次新冠病毒肺炎,其识破点是什么?
刘惊铎教授:藉由《周易》的生态智慧,高维透视这场疫情之所从来、所攸往。
无论这次疫情,也无论是谁,只要违背了生态规律,都要遭受惩罚。这是为什么?《周易》是对生态哲学高度的凝练概括,其中的六十四卦是由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作而成。这需要把握天道、地道和人道,认识和把握物种多样性及其衍生、演进的生态规律。人类必须深刻体认、遵循,而不能违背。
《易》理之妙,在于凡事要遵循正道,坚守善道,且适可而止,切莫自负逞强、任性妄为。甚至于要养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先劳而后逸、始惊而后安的百事成就格局。而当人类个体和群体不断成长并获得越来越多对于人与自然的掌控权时,也就是当人拥有的财富和权力越来越多,对自然界和人的支配权越来越大时,他必须同时拥有足够的生态智慧,把握好人道与天道之间的感应规律,顺应自然大道,才能屹立不倒,否则,就会置身于危险之中。这场疫情,就是有人(群)违背了生态之道。引致万民遭殃。
《周易》看疫情,作为概率事件的意义更大一些,要防止跌落至简单化、庸俗化为散点事件的层面。《周易》高度关注每个人在不同时空背景和类生态关系下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习惯,而一切这些的习惯化行动方式则会给当事人(求卜者)带来吉凶祸福,甚至演变成生命的自我桎梏。谁更为通晓,谁就活得更加自觉、悠游自在。
有人说这次疫区的人们是走了背运、霉运,难逃厄运。这种说法有《周易》的科学根据吗?可以说,《周易》的卦象、爻辞不是固定不变的结论,而是与时俱进的生态智慧之海。生态群落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生态关系,是一种蕴含生态法则的天理、天道关系。在生态体验中,我们可以有效感悟到这些天机变化,生态体验浸润心灵,让我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自觉调控,做出生态优化,趋吉避凶,走出一生的生命旺运来。无论疫区内外,谁违逆天机,谁就会走背运、霉运和凶险之地。
这次疫情叫醒了我们,必须重温《周易》所确立的人类做人的三大标准,即:乾德——做人要自强不息,坤德——做人要厚德载物,革德——做人要居安思危。如果我们的命运想再上一个台阶,过得更加自觉、自爱,那么,就必须深切领悟《周易》中的六句命运天机,足以让我们受用终生。在此先重温三句,即:
一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二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三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到这里,让我们一起站在《周易》生态智慧的源头,升维鸟瞰,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似乎并非必然,却又难逃必然之局。
02.
记者:为什么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从武汉源发?
刘惊铎教授:根源于这个地区的生态关系失衡、紊乱、病态。
用生态体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武汉的部分人群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存在思维上、认知上的盲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状态、生活方式的科学性、善恶性,近乎无知。
上图为: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销售及餐厅食用蝙蝠。
应用生态体验理论分析透视,当代人生存于三重生态世界之中,即:元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这三重生态的世界。人并不是可以任性地生活在一个三重生态受破坏、不完整、失衡的世界之中。谁要是人为破坏了三重生态圆融的世界,谁就要招致灾殃、悔吝。
上图为:人类生存于元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关系圈之中。(图片来源: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领导干部培训课程《生态体验德育理论前沿》截图)
从《周易》的视角,进行生态解码,我们发现:当元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完整、和谐的时候,人的生命状态和命运就是“贞吉!”而当元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中的任一生态关系出现缺失、失衡、紊乱、病态的时候,人的生命就会出现生活障碍、社会灾难、生命灾殃、人生悔吝。
03.
记者:新冠病毒肺炎在武汉及其周边大面积快速感染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刘惊铎教授:武汉存在新冠病毒发生、感染的适宜土壤、人群,又恰值春运潮中交通枢纽站的类生态圈出现问题。
用生态体验理论分析,无论民众如何,首先是因为武汉市、湖北省及其周边地区的领导者和决策团队缺乏起码的生态思维,对类生态缺乏常识性认知。在决策过程和社会行为操控方面,则根本没有考虑到、也没有处置好类生态关系圈。
毋宁说,武汉市、湖北省及其周边地区的领导者和决策团队,在对三重生态关系圈极其无知的情况下,竟然采取了掩耳盗铃、饮鸩止渴的反生态的管制策略。他们不仅没有及时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有效防控疫情的传播,反而人为制造了信息封锁、信息不对称,有计划、有组织地加速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交叉感染、大面积扩散传播。
这次疫情之初,对类生态关系认识上的不到位+处置不当,造成了一种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世界都不愿意看到的新冠病毒肺炎的“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病毒传播因子,经过反复的生态增强效应,一波一波地衍生成能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持续的连锁反应,且中途会出现不可测的“变数”、“变异”,造成事物发展的日益复杂性化、多变性、不可控的局面。
上图为:“蝴蝶效应”。
最后的疫情传播失控局面,恐怕是疫区的领导层和决策层自己也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生态圈中的“蝴蝶效应”,是任何人想用最初的力量再也无法控制和消除的。
04.
记者:目前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策略与措施,有什么疏漏?
刘惊铎教授:需要特别注意对武汉和湖北人民及相关人群的感情、心理伤害。
近日来,为了快速控制疫情传播,武汉、湖北和全国各相关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断然的防控、隔离策略和措施。考虑到以前曾经出现过某种行政性的片面思维,深层缺乏生态思维,因此有些策略、措施便只是考虑到当下的有效控制性,却忽略了这些措施本身对作为体验者的各类人群及其关系的剥离与伤害。
如果断然切断了疫区内外的类生态圈,表面看,控制疫情传播似乎有效,但深层则可能造成对疫区人民情感和心灵的伤害,甚至出现焦躁、压抑、抑郁、仇视、恶作剧等心理倾向和报复性的行为反应。
经验证明,良好的类生态关系的缺乏、断裂所造成的情感、心灵的伤害,是一般的心理抚慰、心理危机干预所不能解决的。因为生态体验理论揭示出,类生态是我们生命安全的社会依托,是我们生命力量的靠山、生命智慧的经验源、心灵安宁的依靠。
在这场疫情蔓延的特殊氛围中。武汉人、湖北人的个体生命本来是最为孤独、脆弱的,而他们与其家族、亲友的关系,及其与全国各地的民族同胞、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关系等,又都是他们健康生活、心情舒畅所必须的类生态关系圈。不能须臾割裂或移除。简单地动用行政管制手段,进行强行隔离、割裂、隔断,同样会造成深深的伤害。
无论是社会决策层还是执行层,都不能忽略社会公共危机管理中类生态的失衡、断裂、缺失,对人民群众造成的深层伤害。而应当从生态思维的高度,切实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虑民众之所虑,实事求是地做到整体思考,结构性布局,分层次推进,生态多样性实现,个性化落实。
生态体验理论深刻阐明,类生态是人与人、人与族群、人与文化、族群与族群、文化与文化的关系。这种类生态关系的丰富性、层次性、生动性、情感性,是任何其他的物质生活、医疗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对疫区的人群来说,这一点更加凸显出来。现象学哲学创始人胡塞尔深刻指出:越是具有主体性,越是具有依赖性。在根本性的意义上,我们(人类之间)是相互依赖的。
05.
记者:此次疫情中的类生态领悟是什么?
刘惊铎教授:疫区内外的每一个人都不孤单,在我们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当武汉和相关的城市、农村纷纷封城、封路,人人戴上口罩、手套之后,疫区内外的每一个人似乎都空前地孤单起来,网上也不乏这样的戏谑文字和小视频。其实,无论疫区内外,我们每一个人都并不孤单,因为在我们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全国同胞和世界各族人民都在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方式、方法,在和我们保持着生态多样性的联系和信息沟通。
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春节前突然爆发,似乎给我们千家万户增添了麻烦,让我们的生活、活动和交往变得空前的不方便。一开始,我们是紧张,然后是抱怨。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扪心反思,这反而变成了一件大好事。这次迅猛的疫情,是大自然给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重重地敲响了一次警钟,给我们造成了足够的压力、机会和时间,让疫区的人和疫区外的人,我们都能慢慢地沉下心来,深入细致地反思起了过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尝试着构画未来更加符合生态之道的新生活世界的蓝图。
2020年的这个春节,全民都戴着口罩、手套,我们都静坐在家中,这似乎限制了我们的活动空间。但是,从类生态体验的角度,它却深层次清理了一次我们千家万户的家庭生态关系、家族生态关系、爱情生态关系、社会类生态关系圈。无疑,这成为了全民族的一次类生态优化的天然契机,从此,让我们的类生态关系圈开始变得更加美善和谐圆融。
细究之,一种病毒,只是一种生命的载体,它的出现,只是为了重新平衡一下某种力量过度放大而引致了紊乱的现存生态关系,让这现存的生态关系趋于更为文明的境界。
这次的疫情很快将被控制,疾病很快将被治愈,但潜伏在人类的思维病毒,短时间不会祛除,却会不断变异。所以,人类的变异厄运能否有效遏止,那要看升维的速度和高度。
这次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类生态焦虑,或许正好成为促使每个人都仔仔细细地深刻反思:反观我们自己的人生,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审视自己对万千生命物种的态度。
当每一位中国人开始清理我们的传统认知,净化自己的思想意识,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问题,并下决心从行动上开始改善。当我们所有人一起集体转念,意识到生命就是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人类也仅仅只是自然界中生命的一种形态。人类本来就不应该那样地残酷、残忍地对待、虐待动物。当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大扭转的时候,人类的崭新生命时空正徐徐拉开序幕。
目前,武汉对抗新冠病毒肺炎真正进入人民战争阶段,经历了从恐惧混乱和无序到现在政府机器开始高效运转。全国人民、世界人民也积极参与到抗击和防控疫情的行列之中来了。尽管疫情越来越严重,但武汉人民神经开始放松,仿佛战战兢兢的潜伏者找到了组织。
25日开始,已经在组织上确立了以街道为管控单元,确定了大量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和观察员队伍。从即日开始,疫区所有人的生命状态监测都有志愿者负责。以前开始发烧你会开车去一家一家的医院,你的关系是个人和医院的直接对接,而今天开始,武汉市停止所有机动车,不再需要个人去一家一家地找医院。
在网络社会和高科技定位技术的支撑下,疫区的新型类生态圈已经成功建立起来。在政府的统一调控和通告下,疫区的每个人在微信上安装“武汉微邻里”小程序,实名登记后程序会通过卫星定位确定你的家庭隔离地址,然后通过地址锁定你挂靠的社区组织,然后定点确定你的挂靠志愿者,一切变得安全、便捷、精准、高效。
疫区民众的社会活动、信息通告将由系统直接建立链接桥梁。如果谁出现了发烧症状,可以第一时间直接通过系统上报病情,系统会立刻提供网络诊断,并卫星定位和登记患者的隔离地址。如果需要就医,所在社区会通过志愿者安排专用车辆将你送到医院,同时在系统上跟踪你的病情进展,是住院、回家治疗等等。社区会在各个隔离点之间保持畅通联络,且志愿者会安排消毒人员上门按不同标准进行精准消毒、防护。
毛泽东主席曾说:“卫生工作是一件关系着全国人民生、老、病、死的大事,是一个大的政治问题,党必须把它管好。”
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并要求人民军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要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军地协同、坚持科学施治、搞好自身防护,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医院要全力做好患者收治工作,科研机构要加紧开展科研攻关,积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个巨大的抗疫类生态圈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抗击疫情的民心正能量正在汇聚。相信此次事件,党和政府显示出危难时刻力挽狂澜的巨大力量,而人民群众也表现出来空前的民族精神,快速反应的抗击行动,我们正在迎来一轮喷薄欲出的新世界的朝阳。
(受访专家:刘惊铎,男,生态体验理论创始人、国家开放大学政法学部部长、教授、澳城大等博士生导师;采访记者:姜才珅,生态体验网编辑部主任、生态体验理论国际原创品牌微信平台主任编辑)
(记者专访:《疫情《周易》视点生态解码》(2)。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