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名典名方

金牌农产品也要深度“触网”

发布时间:2020-12-02 10:31:53 推广 来源: 经济日报

霍城县的薰衣草、察布查尔县的大米、尼勒克县的黑蜂蜜、伊宁县的苹果和西梅……新疆伊犁州许多农产品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今年以来,当地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深化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进一步擦亮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并积极赴外地参展、办展,下大力气开拓国内市场。

笔者认为,伊犁努力让“伊犁味道”香飘全国的做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示范性。当下,让特色农产品阔步走出本地,既是现实需要,也是长远之计。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一度受阻,亟待畅通外销渠道;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特色农产品还“养在深闺人未识”,需将特色优势尽快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

一般而言,地方特色农产品不仅是“特字牌”,往往还是“独字号”,其品质和口味难以复制,在本地认知度特别高,距产地越远则认知度越低。这就要主动走出去,叫响知名度,延伸和扩大销售半径。比如,特克斯县的山花蜜、尼勒克县的三文鱼等伊犁特色产品,在伊犁乃至新疆十分有名,但在内地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就不高。这些产品特色鲜明、品质优良,完全可以闯出大市场。

擦亮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应将着力点重点放在培育品牌上。培育优势品牌是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些地区没能将农产品特色转化为发展“亮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牌培育滞后。建议这些地区以培育优质品牌为牵引,让特色农产品阔步走出去,加快振兴特色农产品。

擦亮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要严守安全关、品质关。要打开市场销量,特色是基础,安全和品质是关键。因此,应进一步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为特色农产品闯市场保驾护航。另外,还应注重以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为抓手,确保和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

擦亮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要高度重视线上营销。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深度“触网”,组建网络营销部门,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地购买到特色农产品。这对知名度低,还未大规模走出去的特色农产品来说尤为重要。互联网可使特色农产品直面消费者,为一些偏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提供了“后发赶超”的机遇,应充分利用好。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