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北京来,初来受挫
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和张家口市万全区正式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来自顺义区财政局的王鑫作为北京市第三批赴河北增派的挂职干部,挂职万全区扶贫办副主任。初到受援地,经过四处走访,他发现全区气候偏冷,产业单一落后,缺少优势产业带贫机制,同时当地干部忙于本地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对东西部扶贫协作缺乏认知,在尝试引导顺义区的一些企业赴万全区投资受挫后,他的扶贫工作一度开展得力不从心。他一边暗下决心,一边重新谋划,无论如何,要快速将东西部扶贫协作融入当地脱贫攻坚整体工作,尽快找到产业扶贫突破口。
他到农村去,深耕细作
经过了解,高庙堡乡黑石堰村是贫困村,有一定的大棚种植基础,但苦于没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产品卖不上价格,甚至赔钱。随即,他联系了结对帮扶黑石堰村的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并亲自带领高庙堡乡书记、乡长及村干部赴位于大孙各庄镇的绿奥蔬菜合作社考察对接。经过多次对接商讨,逐一破解了生产技术、销售渠道、带贫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利用顺义帮扶资金,实施高庙堡绿奥蔬菜产业园项目。
在产业园项目2018年当年开工、2019年春季投产的过程中,他多次赴工地查看施工进度、检查施工质量、协调品种选育、商定收购价格、推动建立带贫机制,就连双方敲定蔬菜定植日期这种细节,他都全程参与,发现问题,即刻协调解决,力求项目达到最佳效果。2019年7月,黑石堰村绿奥蔬菜产业园(一期)27个蔬菜大棚开始采收。一期项目春季的“贝贝南瓜”、夏季的生菜都实现了丰收,并由绿奥蔬菜产业合作社推向北京市场,顺利带动高庙堡乡59户建档立卡户实现增收,标志着顺义万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花结果。
他成家里人,开花结果
挂职两年多来,王鑫将万全当成了自己另一个家乡,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不当客人当主人,真心地为当地群众着想,帮助大伙儿脱贫致富。他积极投入到当地扶贫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协调顺义区发改委、顺义区对口帮扶各“小结对”镇、部门及企业,与万全区各乡镇、各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80余次,协助落实捐款折物500余万元;协助万全区落实帮扶项目72个,涉及北京市各级帮扶资金1.45亿元。协调万全区选派6名党政干部赴顺义区挂职交流,选派72名专业技术人才赴顺义区开展跟班学习。协调引导8家北京企业落地万全,累计投资3800余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0余人;协调万全区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6场,为贫困户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协调开展劳务协作培训班6期,不断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今年以来,通过不断推进消费扶贫工作,累计帮助万全区实现农副产品销售额5000余万元。
他是小能手,夯实成果
“王鑫是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扶贫干部,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恳付出,舍小家为大家。他是一个讲大局重实效的小能手,以自己的奉献、担当、智慧、情怀在帮扶工作中展现出了优秀品质。”当地扶贫办同志曾这样评价他。随着扶贫的不断深入,如今,东西部扶贫协作绿奥蔬菜产业园(二期)项目95个大棚及附属设施已顺利竣工,贫困户优先承包、务工,可带动15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此外,2020年该园区的产业提升项目已获得东西部扶贫协作立项批复,将进一步提升优化园区功能,打造高标准现代化产业园区,为巩固万全区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王鑫将万全当成了自己另一个家乡,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不当客人当主人,真心地为当地群众着想,帮助大伙儿脱贫致富。
王鑫赴工地查看施工进度、检查施工质量、协调品种选育、商定收购价格、推动建立带贫机制。
王鑫为贫困户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
王鑫到农村去,联系群众,深耕细作。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