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炎雳报道)国庆前夕,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理事会委派顾问李光旭,会长黄明超,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主任委员邹景伦3同志,先后前往本会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成员单位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铜梁区教师进修学校、荣昌区教师进修学校、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潼南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调研活动。
期间,调研组一行与所在学校领导和培训者进行了广泛交流,增进了互信友谊,达成了共建共商共享共促教师发展的许多共识。
图右为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顾问、市教委师范教育处原处长
教师教育一家亲
在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其校园新气象、充满激情的教师风采与热情,给调研组一行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经过分别与学校两任班子领导两个多小时的调研交流,了解道该校在教师培训、学校科研、电大教育、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校长陈瑜在展望学校发展前景时,充溢着由衷的喜悦,洋溢着奋进的激情,表示愿在市教师教育学会以及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里发挥积极作用。学校专职副书记孙华,副校长李政、李强等领导参与了调研交流活动。
图为铜梁调研一角
在铜梁,区教委李军副主任、基教科王志鸿科长,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奕奕校长、阳新春书记,铜梁一中李勇校长、苏在明书记,铜梁二中罗昌明校长等出席调研活动。双方就教师培训、课题申报、发展态势、学会创新等交换了看法和意见,认为应该加强学会与师培、普教、幼教、职教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联系,共同推进市教师教育学会发展和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
图为荣昌调研一角
踏进崭新的荣昌区教师进修学校,调研组感觉十分震撼。学校新校区布局大气,雄伟的校园、崭新的格局,让人对该校发展充满期待。“成渝双圈”建设让荣昌教师培训面临新挑战新机遇。
余晓堰校长表示,将在“成渝双圈教师发展共同体”方面作更多思考与探索。夏忠严副校长等表示对学会活动多参与多收获。
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狠抓“四有好老师”工程。区教委副主任武天泽介绍了《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好老师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要求,按照培养对象全员化、过程科学化、内容模块化、方式多样化的原则,以5年为一个周期,全区计划培训“全员”教师10000名,培训学科、管理“两类”领军人才1500名,培训“精尖”人才30名,建立全区好老师人才梯队,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大足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认为教师教育学会与“四有好老师”工程有诸多契合之处。
区教师进修学校王中立副校长详细介绍区级教师培训有关情况,希望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图为大足调研一角
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袁位、校长助理曾祥君等表示,多找机会在学会及渝西南教师发展共同体里交流交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区职教中心原校长徐其镁和职教中心一班人参与了调研座谈活动。
潼南区教师进修学校袁利副校长(主持工作)、郭宏副校长以及学校行政一班人,与调研组成员讨论分享了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发展及教师培训的经验与问题。该校正在积极争取创建学院,十分重视教师发展、教育科研,表示积极参与到学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来。
图为潼南调研一角
爱座谈会上,李光旭顾问愉快的回忆了当年教师进修学校达标建设风风火火情景,调研组一行共同分享了五校教师培训方面的经验及成果。
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调研,增进了学会与各教师培训机构的关系和友谊,感受到相互融合共推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深刻体会到教师教育一家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剖析问题找归因
在调研中,大家并没有回避目前存在于教师培训机构中的一些问题,而是在交流中一起剖析问题找原因。
特别是在培训任务重,人员编制不足;机构设置(含二级机构)不健全,个别教师进修学校未按市政府要求独立设置;培训经费管理不到位及使用不顺;培训者素质亟待提升;培训者科研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训课程项目还未提上日程;学术交流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等方面作了全面而客观的深入探讨,并寻找共同解决的办法。
对症下药思对策
真对加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力度、师资素质保障和有效提高、政府重视、专家库建设,以及为教师培训机构排忧解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
(一)教师教育是永恒主题,主导实施方显政府作为。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党的意志,也是国家战略。人民对教育满意不满意判断标准,就看当地是否拥有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队伍。办好教育必须以教师为本,有学校的地方就有教师教育。成千上万教师跟上时代节奏、踩准专业发展路径齐步走,教师培训机构重要价值和战略地位不可替代。区县设立并建好一所功能齐全的教师培训机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理应由政府主导,而不能让教师培训机构去自生自灭。教师发展大事一天也耽误不得,政府支持办好教师培训机构分秒也不能犹豫,教师培训机构可有可无念想一刻也不能妄生,该拨给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经费也一分不能减少。主导实施教师教育是政府行为,办好教师培训机构是政府职责,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不要让自己管辖的教师培训机构被落下。
(二)牢固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昨天对人工智能懵懵懂懂,今日却是学生课堂、教师培训的主打课程。今天对量子理论感到不可思议,明日量子技术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量子、灵子,以及当前无法预测也无法理喻的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新事物,或许第二天早上就是人们餐桌、工作坊、朋友间的热词谈资与生活用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当今与未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创新生活、不断走向未来的警语箴言。教师不学习,不进修,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已经不合时宜;教师“一桶水盖一碗水”及只当“艄公”“蜡烛”的年代早已过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务必牢固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政府也要积极作为,让教师培训机构完成政府重托,系统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学分登记以及指导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持续发展。
(三)搞好专家资源库建设。教师培训机构要集合教师教育资源,将优秀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各级各类教育优秀名师、骨干教师、教育专家纳入专家库。要把更多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甚至民间高人,融汇进教师发展资源库,有利于实施各类教师培训储备良师。教师教育学会应集全市、全国优秀师资资源,着力或协助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做好专家资源库建设。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