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名典名方

“模拟股权”改革 中铁四局第一块“试验田”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0-06-22 12:09:5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张仁东)月进尺最高纪录Ⅴ级围岩开挖支护94.6米!而在整个贵南客专隧道施工中,Ⅴ级围岩正常月进尺也不过50余米;两条合计405米长的隧道Ⅴ级围岩开挖支护,施工用时仅 146天!而且安全质量优等!这比理论值工期缩短6个月,仅此结余成本700余万!

这份在外人看来 “不可思议”的成绩单,来自中铁四局贵南客专五标一分部宋卫华施工管理团队创下的佳绩!

“逼”出来的速度!拼出来的精神!管出来的效益!铸出来的精品!

成绩单的背后,不仅凝聚了这个只有4名“股东”的施工管理团队的智慧与心血;更是得益于中铁四局二公司推行的 “项目自管+模拟股权”改革后释放的红利!

一、临危受命领耕改革“试验田”

现年41岁的宋卫华,个子不高,微胖,古铜色的脸上时刻洋溢着亲和、自信的笑容。初见他本人,是在贵州省独山县基长镇境内中铁四局贵南客专基长2号隧道的工棚内,彼时,在简陋卧室兼办公室的工棚内,他正聚精会神地伏在案桌上,盯着电脑屏幕查看工程的每一项财务开支核算情况。

这位年纪不大,但阅历不浅的项目团队负责人,从1998年参加工作在秦沈客运专线起,历任测量员、材料员、调度、领工员、搅拌站站长、项目队长;2009年进入项目部班子成员任经理助理;2010年提拔为副经理;实战管理经验颇丰。

2019年,中铁四局二公司承接的贵南客专五标一分部隧道工程,因外包施工方组织不力,工程进度缓慢,安全质量压力巨大。造成公司信誉严重下降,经济损失巨大。经公司研究,决定给予施工方清退处理。

为进一步加强劳务分包管理,创新劳务分包管理模式,依据局《关于进一步开展创新劳务管理模式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劳务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经2019年第四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决定在中铁四局贵南客专五标一分部实施第一次试点。创新试点核心就是“项目自管+模拟股权”。

谁来接这个“烂摊子”?公司领导班子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委宋卫华以重任,重组施工班组进场,并将基长2号隧道工程作为中铁四局提出 “项目自管+模拟股权”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

宋卫华(中)团队现场办公

“模拟股权”改革,就是将隧道工程劳务分包以股份制模式呈现,项目部和管理团队都是“股东”,分别各占51%和49%的股份。藉以通过改革,赋能公司消除将隧道工程外包存在潜在的风险;整合现有资源,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培养一批复合型施工管理人才,强化施工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项目提质增效。

中铁四局二公司董事长(中)赵春斌到施工现场调研

中铁四局二公司总经理王杰到工地调研

很显然,临危受命的宋卫华肩上所承担的责任和意义不言而喻,面对领导信任、组织期许。他暗下决心: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二、团队协作 打出高效“组合拳”

领命后,宋卫华按照公司要求,组建了一个由他任队长,下辖副队长、技术总管和技术员的四人项目管理团队——

副队长简辉,现年39岁,年富力强,具有10多年的施工和工经财务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强,有干劲;技术总管丁然,28岁,工作严谨,思路清晰,实操技术经验丰富;技术员杜宇航,22岁,刚毕业的大学生,有追求、有理想抱负,工作激情高涨。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面对烂摊子工程的困境和挑战,宋卫华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个人从银行贷款50万元用于添置大型机械设备,在分部项目经理马光,党委书记伍文军及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9月,施工队伍顺利进场。

宋卫华在与工人进行交流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宋卫华看来,一个团队最核心的力量在于责任感强增是前提;团结协作、默契配合、高效执行是关键。为此,从团队组建的第一天起,他要求团队成员务必在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狠抓落实、在效果上务求高效。

隧道施工是一项隐蔽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地质结构复杂,围岩变化多样,岩层节理时好时坏,浅埋,偏压,溶洞,有限空间作业,有毒有害气体,局部塌腔与涌水现象严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而本工程位于贵州省独山县基长镇境内,属于群山林立、沟壑深切、还伴有滑坡、岩堆、崩塌、软土及岩溶等不良地质为代表的且存量丰富的喀斯特复杂地形地质。在分部领导指导下,宋卫华管理团队与施工班组精心组织,实行24小时现场轮流督战工作机制,通过“地质雷达预探-确定施工方法-开挖测量放线-钻孔打眼—定向爆破—出渣排危—拱架测量放线—立架支护—打锚杆(锁脚锚管)焊接—注浆加固—自检、报检—喷浆-沉降收敛监测-防水引排施做-封闭成环,一二次砼衬砌”等16道循环工序的层层监督把关,在技术层面上精准推进,确保每一项施工工序和质量安全做到无缝对接。

“白天盯现场,晚上做资料,分工不分家,大家相互协作,忙而不乱”宋卫华介绍,在项目管理中,管理团队成员没有时间概念之分,自觉加班加点已成常态。自己份内的事,都是主动去完成,从不需督促。而作为团队负责人,他更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每天在隧道施工现场工作超过15小时以上,工地随时可见他忙碌的身影。

宋卫华在仔细核查工程进度情况

宋卫华坦言,换作以前,对于隧道施工管理团队,从表象上看大家都在干,但事实上还存在出工并未卖力,拖沓、推诿也是常有之事,由此导致效率不高,施工工序衔接跨度大。实施模拟股权后,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激励约束机制下,倒逼管理团队成员自我加压,打破项目内部的壁垒,补位意识很强,默契配合很到位。大家在相互协作的同时,促进了相互交流,丰富了知识储备,提高了个人的综合能力,也增强了项目的凝聚力,真正做到了人人都是管理者,个个都是责任人。

团队打出的组合拳,大大增强了每位“股东”的主人翁意识,从以前“要我管,要我干”变为 “我要管,我要干”,也激发了团队干事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心,最大限度提高团队成员的潜在价值、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做好“人”文章促质量效益双提升

干事创业,“人”是核心是关键。但如何管好用好“人”?激发其潜能创造价值。在这个问题上,宋卫华团队给出了答案——机制激励人,感情温暖人、事业凝聚人。

安全规范施工

为把领导安排的工作落实到位,管理团队及班组长坚持每天开碰头会,每周开交班会,每月开考核会。

为激发一线工人的积极性,团队设置进度奖,规定Ⅴ级围岩保底月进尺72米,每超额完成1米奖励5000元。激励机制激发工人潜能,施工在不超红线的情况下出现了Ⅴ级围岩月进尺最高纪录开挖支护94.6米的优异成绩!而在整个贵南客专隧道施工,正常月进尺也不过50余米。简辉介绍说, 在基长1号隧道和2号隧道施工中,给一线作业工人共开出了近30万奖金。今年5月初,工人母朝军在2号隧道施工时中暑出现昏迷,在紧急送医救治后,公司带薪让其休假至康复出院。公司的人文善举,让一线工人倍感温暖。工人吴宗红说,公司每天晚上会给他们免费加餐,同时在夏天都会免费提供西瓜、藿香正气液等消暑解乏的必备品。“非常幸福!”他说,在这样很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做工,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扎钢筋一丝不苟

为工人兄弟们营造暖心的工作生活环境,这在宋卫华看来也是一种生产力。他说,工人们只有心情愉悦,有归属感和幸福感,干活才卖力!逢年过节,宋卫华团队总是额外给工人们发红包和礼品,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凝聚人心。

一线作业工人挥汗如雨

人性化的管理激发了一线工人干劲,由此带来的效应也是立竿见影!数据显示:他们承接的基长2号隧道全长205米∨级围岩开挖支护用时82天贯通,基长1号隧道出口任务200米V级围岩开挖支护用时64天完工,两个隧道用时仅146天,比理论值工期缩短180天左右。

宋卫华说,按照每月128万成本支出折算,仅此一项为单位结余700余万元,质量工程也属优等,真正实现了“保安全质量、促进度、降成本、增效益”的工作目标。

宋卫华团队实施“模拟股权”取得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关注!中铁四局二公司董事长赵春斌,总经理王杰亲临现场调研指导。有鉴于团队高效运作的成绩,6月1日,中铁四局贵南客专经理部把大寨隧道进口200米的开挖任务交给宋卫华隧道管理团队。领导们纷纷表示,把工程交给宋卫华,他们放心更省心!

四、勇担社会责任 忠诚奉献“中铁人”

不忘初心担使命,忠诚奉献“中铁人”。无论工作地点怎么变换,宋卫华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中铁四局的铁路建设员工。“心中有梦想,肩上有担当”他说,这是每一名中铁四局干部职工坚定的信念,在贵南高铁客专线上施工工地,正好坐落在贵州省独山县基长镇林盘村,这里有个村寨常年靠地表水生活,施工队进驻后,团队随即投资钻了一口170米深的水井,彻底解决了40户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当地群众对施工队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赞扬!展现了中铁四局二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为一名中铁人,宋卫华始终做到政治立场坚定,作风过硬扎实。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响应国家“复工复产”的号召,宋卫华团队快速反应,积极协调并全力为返程员工做好服务,并果断作出员工筛查新冠肺炎的所有诊查费由项目团队承担的承诺,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确保员工2月26日至3月5日到达现场,成为贵南线第一支到达施工现场的施工队伍。

谈及工作,宋卫华团队成员个个神采飞扬,解答专业到位。但说起家人,他们大多沉默不语,看得出来,对于家庭成员儿子、丈夫、父亲的角色,他们并不称职!

宋卫华的独生女儿今年参加高考,前不久爱妻打来电话说,最近女儿有些情绪,希望丈夫能够在这个节骨眼上回趟老家,与女儿沟通交流一下。常年奔波在外的他,并没有尽到儿子对双亲的孝敬之职,也没有尽到对女儿的抚育之责,这么多年来都是妻子用柔弱的双肩抗起这个家。当放下妻子的电话,一股歉疚涌上心头,他几度哽咽落泪,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人身边,但想到最近整个贵南线都赶在汛期来临抢抓工期,他只得一拖再拖,直到简辉看不下去催促了,他才于6月13日乘上返家的飞机,由于放心不下6月15日又急匆匆的返回工地,在家紧紧呆了两天。

简辉,其妻子和他都在一个系统工作,但两人所在的工地不同,常年两地分居。一双年幼的儿女由父母帮照顾,一年中家人团聚的日子就是春节那段时间,聚少离多的家庭,他亏欠亲人的太多太多。他说,既然选择了铁建事业,就注定要有失去和奉献,但他并不感到后悔!

欢庆施工隧道实现贯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宋卫华、简辉等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铁路建设人乐于奉献,甘于牺牲,默默无闻地长年累月奋战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用青春和汗水书续写着中铁四局的辉煌与荣耀!用家国情怀讴歌着中国的铁路建设篇章!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