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归来犹带岭梅香——大雾山茶园采风记

发布时间:2020-04-22 16:06: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玲子 报道)抓住春天的尾巴,我跟随着清远市清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脚步,走进石潭大雾山。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民协的采风活动,第一次深入地了解我的家乡,第一次脚踏实地为梦想出发。

好像开了很久的车才到达我们要去的茶园,一直前进的乡间小路,绕过一圈又一圈的丛林,滑过一上又一落的斜坡,这隐居深山的茶园风采,真是让人充满期待。

在万绿茶园里采茶的玲子姑娘

到达山脚,车刚停下,我就兴奋地推开车门迅速下车。抬眼望去,漫山遍野,春意盎然。果然是美食与风貌并存的好地方。一条水泥路直通山中茶园。迎面扑鼻而来的是百合花的清香;接着遇见一大片橘子林,在春姑娘的孕育下,枝繁叶茂,依稀挂着一些已褪色但仍甘甜的果子,阵阵橘子花香弥漫山间,真让人心矿神怡!

走过橘子林,来到了面积几百亩的山茶脚地,我这位农家姑娘转身变成采茶女。背起茶篓,穿梭在每一棵碧绿的茶树间,弯曲着身子认真地采摘最新长出来的那两片茶芽,据了解,生手摘茶叶一天大概能摘三斤左右,我摘了半小时才摘到装满手掌的数量,动作生硬的姿势使腰干已经开始感到疲劳,皮薄肉嫩的手指已经染上淡淡的绿色,拇指和食指掐茶枝的地方也微微凹了进去,可见每摘一片茶芽,都要用张飞穿针的姿势瞪着芽尖,然后像攒紧犁把那样用力。我一边采摘一边咀嚼品尝亲手采摘的芽尖,啊!一股甘凉的生茶叶味直入肺腑,让人精神抖擞。

行进在开心采茶的路上

抬头眺望,远处山峦云雾朦胧,人像腾云驾雾在半山之中,也能看见另一片山丘上采茶人的身影,时间刚过正午,我想那些采茶人一定是踏着清晨晶莹的露珠出发,夕阳西下才能回家,翻山越岭的双脚在茶地中默默地劳碌,那双经历四季采茶的手也一定是宽大肥厚,粗糙不平,而采茶人始终用心坚持着这份对茶叶的耕耘,那么真实地为了生活,也是真诚地为了很多人手中捧着的那杯热烈的香茶。

一杯新茶在手,我们远远想不到从采摘到制茶的艰辛,一杯好茶贵不贵?一杯好茶应该是无价的,当爱喝茶的人,每一次冲茶,茶叶在清冷的瓷杯中与滚热的沸水相遇,就仿佛是采茶人的灵魂与喝茶者的味蕾相遇。那些浸泡出来的茶香,是取青山云雾之灵气,天地日月之精华形成的,更加是采茶人每一滴辛酸的汗水换取回来的。

天色渐渐暗下来,远方天际一声雷响,眼看就要下雨了,我站在漫山遍野的茶林中,仰望天空,张开翅膀,聆听那细细碎碎的鸟语,阵阵清凉的山风拂过脸庞,这一番身临其境的体现,这一场大山之巅的快乐,大自然那种种沁润心脾的清香永远弥漫在我的记忆中,在依依不舍离去的脚步,还不断回头。

参加采风活动的清新民协文艺家和嘉宾

生长在大山里的各种植物,不管是茶还是橘子,甚至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野生的岗梅,它们都是家乡大地最纯天然的产物,都是大山劳动者最伟大的成果,更是大自然对家乡的馈赠。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清远不仅是靠山吃山,还是靠山闻名于世,靠山发展种植业,靠山打造旅游业。而这一片蓝图的背后,又有多少热爱家乡的人在默默劳动,辛勤付出,大胆创造。每一个开山人,每一个守山人,都需要用时光耕耘土地,用生命播种果实,从而促进家乡经济繁荣昌盛,感谢家乡有你有我,有可爱的你们大家。

这次参与采风活动的都是民协的名人,是文学前辈。他们的谈吐举止,熏陶着我这颗热爱文学的小树苗。我默默跟随,细心聆听。感受到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奋斗,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我生活的这片土地,每一处的绿树成荫,每一处的道路平整,每一处的鲜花开满,每一处的高楼屹立,每一处的桃李满园,每一处的安居乐业,都离不开一班热心家乡建设事业的人。

大雾山的采风体现了大雾山采茶的乐趣,感受了采茶人默默的奉献,每当我在喝茶的时候,肯定特别欣赏和珍惜那手中杯茶。

阳光出发,风雨归程,那优美的家乡风景,让人流连忘返的花果茶香,那归来犹带岭梅香的感觉,是家乡最纯真朴实的味道。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