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湔鉼
虚拟现实技术真实还原红色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不受场地限制与内容丰富的学习体验,让红色课程与基地有机结合。利用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提升研学机构、研学基地单纯的讲解参观的方式,支持红色主题研学更好的传承,让红色研学成为触及心灵的精神传承。
第一个主题:关于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 结合相关科学技术,生成与一定范围真实/假想环境在视、听、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装备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产生亲临对应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多媒体、传感器、新型显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技术,它的优点是多感知功能交互体验;加深沉浸感;全景技术融媒体聚合。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医疗健康、制造装备、新闻媒体、教育培训等各行各业。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红色研学,让红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动鲜活。
第二个主题:关于红色研学旅行离不开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目前,全国红色经典景区有300处,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红色足迹遍布全国。“文化要有生命力,成为人们的一种常态生活方式,必须是大众的文化”。因此,在阐释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时要着眼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同时要保持红色文化的严肃性与崇高性。更多以鲜活的故事诠释红色文化的正能量。
第三个主题:关于红色研学旅行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方式。传承爱国主义不是讲空话、唱高调,不仅要成为共识,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为每个人的具体的行动。红色研学旅行是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旅游融合的成果。通过知识学习、情感激荡、信念固化、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等丰富的研学旅行环节,真正落实“寓教于乐”。所以说,红色研学旅行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方式。
在传承红色研学的过程中,要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干中学、学中干;学会找到差距,提出问题,懂得质疑,敢于行动,学会反思,总结经验。
第四个主题:红色研学面临的困惑和思考。目前,红色研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研学基地、营地缺少红色元素;2.红色研学信息课件量不足、不全面;3.研、学、馆缺乏相应的配合机制;4.人才缺口较大,缺乏优秀导师资源。
虚拟现实技术和红色研学的有机结合,让红色文化资源鲜活起来。通过全景内容学习,可以量化检验知识掌握程度,通过知识答题、打分的环节可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能有效解决因地域限制、经费限制、时间限制而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利用全景技术教学,可以节约成本,适用面广,选择灵活。
红色研学是触及心灵的精神传承。发挥红色研学教育与趣味的结合,体现寓教于乐。用虚拟现实技术传承红色研学体现党的优良传统。多种内容形式结合是教育的发展方向,既富含着数字化媒体学习的方便快捷,也拥有着学习结果的可靠与准确。将多种数字技术和内容资源整合一起,为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开拓新的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讲,虚拟现实技术也是一项带有政治智慧的教育事业。
专家简介:
王湔鉼,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全国红色景点信息服务平台副主任、北京大学汤用彤书院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广西行动学习研究会专业顾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试验区顾问。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