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延伟(山东聊城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 )
当前的扶贫政策都是真金白银,对贫困群众给得越来越多,帮得越来越实,但如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仍是亟须补齐的短板,特别是一些贫困群众过度依赖帮扶政策,个别贫困群众存在“你不帮,我不动”的现象。为促进贫困户物质、精神双脱贫,度假区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原则,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开出“药方”,结合全市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贫困户进行积分量化考核管理,以此作为扶贫收益差异化分红的依据,引导贫困群众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提振贫困户的精气神,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果。
一、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指出,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所以,群众参与是基础,脱贫攻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和支持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
近年来,度假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全区23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已全部摘帽,还有已脱贫享受政策贫困人口1469户,2748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然而在调研中发现,部分贫困户收入虽然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精神状态不好,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劳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技能培训不愿参加,存在不想脱贫、不愿脱贫、不思发展、不愿改变的现象,有些连个人房前屋后卫生也懒得主动打扫。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解决部分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淡薄、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居住环境“脏乱差”陋习,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难题,也是亟待补齐的“短板”。
为促进贫困户物质、精神双脱贫,度假区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全市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度假区实际,强化洁净帮扶和精神帮扶,突出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引导贫困群众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开出“药方”,通过对贫困户进行积分量化考核管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提振贫困户精气神,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果。
做法与实践
今年以来,度假区着力聚焦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和贫困户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双提升”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以贫困户积分量化考核进行差异化分红的做法。
(一)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贫困户积分量化考核工作经过前期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了《扶贫收益分红工作草案》,后经会议研究讨论,在评定内容、评定组织、评定时间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出台了《度假区贫困户积分管理实施方案》,依据方案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积分量化考核管理。
(二)积分评定划分等级。有贫困户的行政村成立积分评定组, 各村评定组每月逐户对贫困户本月表现情况进行评分,每季度不少于三次。积分评定内容包括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双提升”、配合帮扶熟知政策、家庭和谐自立更生三部分,积分实行百分制,按得分多少分为优秀 (81-100) 、良好(61-80分)、一般(0-60分)三个等次。截止到10月底,我区已进行了4次积分评定。
(三)扶贫收益差异化分红。根据积分管理实施方案,9月底全区各行政村根据本年度3次积分评定划分的等级,在保证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将扶贫项目收益分红180万元发放到位,每个等级人均相差100元左右(平均每户相差300元左右),改变了过去发钱发物都一样的平均主义做法,贫困户虽然对开展的差异化分红结果无异议,但是内心受到了不小的触动。
多方激励积分管理工作。除扶贫收益差异化分红外,积分较高的贫困户,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先领取爱心超市相应物品。贫困户积分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镇街考核村支部书记和扶贫专干的一项重要指标,与绩效工资挂钩,使积分量化考核工作能够公平公正的展开,进一步激发评定组成员的工作热情,解决了积分工作的问题弊端。
成效与收获
根据积分评定等级进行本年度的扶贫收益差异化分红后,贫困户在思想状态、生活状态方面均有明显改变,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提升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改变了大部分贫困户家庭“脏、乱、差”的生活现状,引导帮助部分贫困家庭树立了热爱劳动、讲究卫生、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和“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理念,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正在养成。
形成正向激励作用。在确保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积分多的贫困户可领取相对较多的扶贫资金收益分红,并且可以优先领取爱心超市物品。对尚有劳动能力却无所作为的贫困群众减少扶贫资金收益分红,着力引导其脱贫致富的参与性和能动性,积极与“因懒致贫”等不良现象做斗争,形成了正向激励作用。
(三)激发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以扶贫项目收益分红与贫困户积分考核挂钩,组织贫困群众互相学习提升,触动他们的内心,提振他们的精气神。根据贫困户对积分内容的完成情况,各村不断提升评分标准,激励贫困群众不断进步,进而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果。
四、问题与打算
当然,目前我区的贫困户积分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是初步的,我们的做法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镇村干部认识不到位、积分评定不及时的问题,积分评定重点是看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忽视贫困群众不甘贫穷、主动劳动的内生动力问题,各村分红标准不同、有的分红差距不大对贫困户内心触动不明显的问题等。下一步,我们的打算是:
1、继续完善措施、狠抓积分管理。加大对镇村干部尤其是帮扶责任人和村扶贫专职干部的培训,提高贫困户对积分管理的知晓率,将考核结果一式两份存档于镇街扶贫办和村两委档案,并对各村积分评定进行检查,确保落到实处。
2、拉大分红差距、促进正向激励。通过逐步拉大扶贫项目收益分红的差距,切实激发贫困户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激励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走出家门,走进规模农场、就业工场,通过劳动实现稳定脱贫。
3、政府群众联动、形成脱贫合力。党委政府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参与帮扶项目实施等方式精准帮扶,提倡多劳多得,不要包办代替和简单发钱发物;贫困群众发挥积极脱贫的主体意识,不甘贫穷、主动劳动,逐步实现贫困户由解决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到勤劳致富的转变。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