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在这次战“疫”中,有一群“侦察兵”冲锋在前线,为一线的医生提供准确诊断依据,他们就是影像科医生,是抗“疫”一线医生的“眼睛”。
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练军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医院放射科主任,医院第一党支部书记,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在这次疫情中,他又得一封号——“火眼金睛”。
他是冲锋陷阵的党支部书记。
“尊敬的党总支,我志愿加入抗疫一线……我是党支部书记,更应起好带头作用……”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他火速递交了请战书,随后,支部党员、科室成员纷纷递交请战书。如他所说,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身体力行影响和带动着支部党员和科室成员逆风而行。
他是认真负责的科主任。
在接到防疫通知后,他深知影像学检查是新冠肺炎诊断的必检项目,是疫情攻坚前线的重要环节,于是他组织科室成员火速制定发热病人CT检查流程、新冠肺炎的CT诊断报告书写规范等;对《怎样做好病员和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防护》、《新冠肺炎的影像诊断》、《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一至第六版)等进行了严格的学习培训,让科室成员必须牢固掌握。他积极排兵布阵,严格落实规范,杜绝交叉感染。
他也是有胆魄的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
“根据这张胸部CT看,和新冠肺炎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不一致,从影像学看不支持新冠肺炎诊断。”
“练主任,患者临床表现上看还是有点像哦,确定能排除吗?”
“我确定。”
后经专家组多次会诊及核酸检测,该疑似病例确被排除。
类似这种情况,练主任力排众议已不是一两次了,他也因此得名“火眼金睛”。在疑似病例判断上,他以专业的眼光,勇于负责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有理有据给予了准确判断。
殊不知,为了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率,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新冠肺炎影像学的表现上,数个日夜与新冠肺炎的交锋,数次深入透彻的研究和分析,练就了他的“火眼金睛”,为临床诊断予以正确的指引。
截至目前,他及他带领的团队参加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会诊近20次,参与发热病例影像学诊断50余次,无一例错诊。
他还是刻苦钻研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办公室隔壁的小屋,有一张可以折叠的椅子床,疫情期间,他总是将自己“泡”在办公室,制定方案、安排工作、培训、学习、研究影像片子……“5+2”、“白加黑”,有时累了,便在小床上躺会。正是这一点点的积累,成就了他敢于诊断的胆识与魄力。
他更是女儿心中的大厨爸爸。
就是这样一位为疫情披荆斩棘、冲锋一线的高大硬汉,在提到女儿时,却红了眼眶,“她在绵阳,最喜欢吃我做的土豆烧排骨了,想想我已经40多天没回家陪她了……”平常工作之余,练军总会回家陪女儿,给女儿收拾、做饭。在女儿心目中,这位不常下厨房的的父亲却是位超级大厨。也许,这世上最美味的佳肴,便是“家人味”。
在这次疫情中,如练军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战士还有很多。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守住这片土地,早日回到家人身边。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