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使命,传承革命传统”系列之四
文/胡立言
黄新廷(1913-2006),曾用名黄新亭,湖北省沔阳县黄家口镇宋家墩 (今属洪湖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
黄新廷中将
1913年农历9月初五,在一个秋风萧瑟湖波荡漾的夜里,年轻渔民黄登庸家里迎来他们的头一个孩子。这孩子就是黄新廷——最初,他的名字叫新亭,后来,洪湖来了共产党后,才改名新廷,表达新的希望。
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领导荆江两岸农民举行了年关暴动,也在洪湖边掀起了巨浪。黄新廷的父亲黄登庸担任农会负责人,黄新廷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并成了区里的少年先锋队大队长。从那时起,黄新廷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苏区的革命斗争中,从此揭开了戎马一生、矢志不渝的序幕。1931年秋天,黄新廷在苏区面临封锁围剿的关头正式加入了红军,投身贺龙领导的红2军团。翌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青年干事、独立团排长,参加了湘鄂西苏区反“围剿”和创建湘鄂川黔苏区的斗争。1935年起,任红2军团的主力团——第4师12团参谋长、团长。长征中黄新廷率部担任前卫,披荆斩棘、浴血开路,机智绕过敌人重兵堵截,在云南西北部的石鼓镇首先抢渡金沙江,为二、六军团胜利渡江北进打开通路。1936年7月,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黄新廷率部在二方面军编成内征战到达陕北。
长征到达陕北后留影
抗日战争开始后,黄新廷先是在红军大学学习。1938年,又回到贺龙率领的120师358旅716团任团长,在晋西北抗战。1938年11月,黄新廷率部设伏五台滑石片,与日军110师团蚋野大队激战一夜,歼灭日军700余人。抗战以来,中日双方交战中,我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全歼日军一个大队尚属首例。从此,“亚六团”(716团的代号)在冀中名声大噪。1939年,白求恩率领的东征医疗队来到八路军120师。1939年4月,在贺龙的指挥下,黄新廷率部在齐会村与日军劲旅吉田大队血战,重创吉田大队。白求恩大夫的救护所就在距战斗一线三公里处的一个小庙中。战斗十分惨烈,不断有伤员被送来。白求恩大夫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做手术,炮弹的爆炸声不断传来,有时爆炸的气浪会把手术台前的布幔掀起,但他从没停顿。齐会大捷后,《新华日报》发表了齐会大捷的消息。这胜利,也包含着白求恩大夫的汗水。回忆起白求恩大夫,黄新廷多年后仍十分怀念。
任358旅旅长的黄新廷
1946年12月5日,已晋升为358旅旅长的黄新廷率部抵达延安,担负起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在机场,毛泽东和朱德一行人检阅了部队,首先来到了358旅队伍前,黄新廷和政委余秋里向前一步,给毛泽东和朱德行军礼。毛泽东说:“你们是三进河西,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后来在延安保卫战中,黄新廷和他所率的358旅不负重望,诱敌主力北上,在青化砭歼灭胡宗南整编31旅旅部及92团2900余人,被新华社发稿称为“模范战例之一”。随后,黄新廷又率部以一旅之力阻住敌人五个旅的兵力,保障了兄弟部队在羊马河全歼胡宗南135旅。继而参加了进攻蟠龙的战斗,毙、伤、俘敌6700余人。并在沙家店战斗中与兄弟部队一道,全歼胡宗南王牌36师师部及两个旅6000余人。1949年,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黄新廷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师长,1949年夏任第三军军长。此后,黄新廷率部直下八百里秦川,西出兰州,并率快速纵队急进玉门油矿,保护了嘉峪关、莫高窟。
时任第三军军长的黄新廷
1949年底,王震率二、六军进驻新疆”,新疆和平解放。美国领事马克南策划煽动国民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兼阿山专员乌斯满,网罗土匪和国民党残渣余孽、散兵游勇发动叛乱,扬言要在新疆西部开辟“反共游击战场”。1950年3月,乌斯满乘部队转入生产之机,策划煽动新疆起义部队骑兵第7师叛变,土匪叛兵势力膨胀到7000多人马,在新疆、青海、甘肃等省人烟稀少的地方活动,残害人民,袭击解放军运输队,使乌鲁木齐至甘肃酒泉的运输线受到严重破坏。彭德怀司令员立即电令青海、新疆、甘肃的第1、第2、第3、第4军各派出1个骑兵团,由第3军军长黄新廷统一指挥,对乌斯满匪徒展开三省会剿。其中,第3军由骑兵大队和骆驼兵团组成甘肃进剿团,酒泉各族人民组成一支拥有900多峰骆驼的支前运输大队,配合进剿团作战。甘肃进剿兵团出发前,黄新廷从张掖军部带着电台,乘车赶到敦煌,连夜建立新疆、青海、甘肃三省进剿骑兵团的电台联系。在黄新廷的亲自指挥下,剿匪部队昼夜兼程,像一把钢刀插入敌心脏,机智勇敢地分割包围,穷追猛打。经过20多个小时的战斗,全歼乌斯满残匪主力,生擒匪首乌斯满。剿灭乌斯满匪帮的喜讯轰动了敦煌,当地上千名各族群众,在县城西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烈欢迎子弟兵凯旋归来。各族群众用各自语言,盛赞解放军是“天降的神兵”、“救命的活菩萨”。
任第一军军长的黄新廷
1952年,黄新廷任第1军军长。翌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军长,率部参加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1954年回国,入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起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文化大革命”中,黄新廷被打成“贺龙黑干将”,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1972年11月,在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黄新廷从关押地被解救出来。1975年5月,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黄新廷受命任装甲兵司令员,不久又被增选为中央军委委员。在装甲兵司令员的岗位上,黄新廷拨乱反正,重建和开创了装甲兵部队新的时期。
黄新廷与妻子田慧琴
退居二线后,黄新廷曾多次重走长征路。1985年,黄新廷率《贺龙传记》组的编写人员,在湘西的崇山峻岭中奔波几千里。次年,又上长征路,从昆明沿长征路直抵丽江石鼓镇,给党史工作者解答了长久以来在渡江问题上的疑点。第三年,黄新廷力排众议,抱病踏上西行之路。在宁夏、甘肃境内,在黄土高原,再次留下自己的身影。回顾长征,黄新廷感慨万分:自己戎马一生,战斗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但是,记忆最深刻的,无疑还是长征—“那是一曲生命的壮歌,一首追求理想和信念的史诗。”
黄新廷夫妇与孩子们在一起
黄新廷乐于创新,勇于求索。抗战时期于延安学会打网球,球技拔萃,几乎无人能敌。解放战争时期学会照相,自己配药,自己冲洗。黄新廷对子女言传身教,严格管束,开导孩子要善于思考,处处留心皆学问。所以他的孩子在军校学习时都各有高招,靠自己的才智夺得优异成绩,让同学们羡慕。黄新廷之子黄毅民回忆说:父亲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从不铺张浪费,也就是过年才能和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但大家依然很开心,因为终于有肉吃了。家里孩子不会都有新衣服穿,只有大哥有新衣服,下面的姐姐弟弟从来都是捡大哥剩下的穿。所以大家衣服上都是补丁,“谁的衣服上补丁最多,谁最光荣”。
黄新廷夫妇与儿女在一起
黄新廷是中共七大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黄新廷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9月,黄新廷当选为中顾委委员。黄新廷戎马一生,对党和革命事业的理想信念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奋斗终身。2006年5月12日,黄新廷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注:本文依据胡立言《黄新廷中将》和有关资料整理。胡立言:部队离休干部。1949年参加革命,离休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兵种部任师职秘书。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