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9年12月28日下午召开“2019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暨新时代正装产业推进会”
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中华节庆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精神。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第十讲:文化自信·国学与国服;2017、2018、2019三年以来起草并由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申报两会提(议)案《中华国服正装》、《新时代中式正装》;见贤思齐国学大讲堂、圆明园大讲堂:“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式正装”研讨会、“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式正装》”等活动相继举办。现拟于,活动拟邀主讲嘉宾:
叶小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副主任
叶小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博士,韩国东国大学名誉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外交学会、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太湖文化论坛高级顾问,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理事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山东大学跨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国防大学等校客座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宗教学》、《转型时期我国阶级阶层关系问题研究》、《宗教问题若干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三个项目的第一首席专家。主要著作有《多视角看社会问题》、《化对抗为对话》、《把中国宗教的真实情况告诉美国人民》、《从心开始的脚步》(中、韩版)、《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宗教七日谈》、《小文百篇》、《望海楼札zha记》(中、日版)、《中国破解宗教问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小文三百篇》、《文明的复兴与对话》、《做“四有”县委书记》等。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各种文章数百篇。论文《社会学否定之否定的进程及其内在矛盾》曾于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论文奖。人民日报海外版特约评论员,《当代贵州》、《齐鲁晚报》、《今日浙江》专栏作者。
鲁培新:外交部礼宾司原代司长、中国前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任大使
鲁培新,1937年3月生,北京市人。1960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同年入外交部工作。曾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处长、办公厅一等秘书、礼宾司参赞、副司长、代司长。中国驻前苏联使馆职员、驻澳大利亚使馆一等秘书、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任大使。1997年8月退休。曾任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在近40年外交部工作期间,有20多年在礼宾司工作,曾参与安排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曾在一些省市、中央部委、企业、大专院校讲授涉外礼仪课。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过有关涉外礼仪的文章。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做访谈节目,讲述外交礼仪方面的故事。在外交笔会组织编写的一些书中发表过文章。2001年10月和2006年11月被外交部委派作为礼仪大使分别参加在上海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接待各国领导人的工作。2007年被北京奥组委聘请为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通用培训精品课程特聘专家并受到表彰。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