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康养

全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召开

我市3个单位、5名个人获表彰
发布时间:2019-12-08 14:18:38 推广 来源:未知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12月3日,广东省自强模范暨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会前,省委书记李希、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等领导亲切会见荣获国家及省表彰的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代表。江门市副市长、市政府残工委主任王长青,市残联理事长梁培招,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的江门市蓬江区荣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勃及7名获省表彰代表参加大会。

图为表彰大会现场

图为为受到表彰的全省自强模范进行颁奖

图为为受到表彰的助残先进集体、残疾人之家进行颁奖

我市广大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积极为发展残疾人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助残先进典型。

我市获表彰名单

我市获表彰名单 江门市蓬江区荣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勃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称号; 原蓬江区残联理事长元君荣获“广东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蓬江区环市康体盲人按摩中心院长屈双宁荣获“广东省自强模范”称号; 江门市利民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总干事凌波仙子荣获“广东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 江门市昌兴关爱慈善会荣誉会长黄炳均荣获“广东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 江门市豪爵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荣获“广东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称号; 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荣获“残疾人之家”称号;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荣获“残疾人之家”称号。

图为王长青副市长接见我市获表彰的代表

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在基本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下功夫,始终把残疾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抓紧抓实;要坚持弱有所扶,进一步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想方设法帮助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建立稳定收入来源和长效帮扶机制,推动残疾人与全省人民共奔小康;要坚持平等融合,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提升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服务水平,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要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合力,不断推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更好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我市各级残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1+1+5”工作举措,聚焦“讲政治、强基层、促改革、惠民生”,团结拼搏、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标准化联盟式推进残疾人日间托养工作、资助残疾人参加商业保险等加强底线民生兜底工作上创出示范性、探索性经验。政府购买助残服务、促进东西部残疾人扶贫协作工作分别在全国残联计划财务工作会议暨政府购买助残服务交流培训、全省残疾人教就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市残联综合科科长阮美兰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图为阮美兰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一是坚持融合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我市扶持残疾人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方案》,编制《江门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并配套制定残疾人精准康复、残疾人托养、十五年免费教育、就业创业等各项专项特惠政策。同时,我市在“大民政”、社会治理创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试点工作等重点民生工作中充分考虑残疾人需求,整合各部门场地、政策、财力人力等资源统一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残疾人生活享有更多实惠。

我市及各级残联始终把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作为工作目标,持续改善基本民生,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体现在三个方面:

残疾人保障体系健全。

到2019年11月底,在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兜底的基础上,全市为10085名低保残疾人发放生活津贴资金1862.9万元,累计为39965名重度残疾人发放重度护理补贴资金9451.1万元,合计总资金11314万元。社会保险全面覆盖,重度、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以及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由财政全额补贴。出台学前残疾儿童、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政策,提前实现残疾学生十五年免费教育。出台《江门市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南粤扶残助学工程”助学补贴政策,解决贫困残疾家庭学生就学困难。实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以江海区为试点,市、区两级共同资助该区所有持证残疾人购买商业补充保险,撬动社会资本放大民生兜底保障效应。

康复服务精准到位。

用好“家庭病床”、“康复救助”等政策,依托医疗、社工等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机构、社区居家康复服务。发挥江门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示范作用,重点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做好残疾预防工作,积极协调卫健部门,着力推进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和报告制度,依托现有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网络,开展儿童残疾筛查和发现工作。2019年重点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肢体康复、精神康复、视力康复等38项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依托各类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为10216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提前超额完成康复率达到85%的任务目标。

图为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托养工作走出江门经验。

在全省率先建立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制度,提供集中寄宿托养、上门居家养护服务、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模式的托养服务。全市96家社区康园中心全部引入社会组织运作管理,为约2000名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日间照料、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劳动技能训练等专业化服务。率先出台首个《江门市残疾人社区日间托养服务标准》及《江门市社区日间托养机构星级评估办法》,并于今年升级完善《江门市残疾人社区日间托养服务标准》、《江门市社区日间托养机构星级评估办法》2.0版本,进一步促进标准化联盟和评星定级管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标准化规范服务,提升服务整体水平。

图为市残联对康园中心进行星级评定评审工作

三是坚持民生为本,残疾人就业渠道更加拓宽。

我市及各级残联积极落实扶持政策,推动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个体就业,出台《江门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办法》、《江门市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行社会保险资助办法》及《江门市发展辅助性就业实施意见》,推动残疾人集中就业、分散就业、自主创业、辅助性就业,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组织专场招聘会,实施未就业大学生进行一对一就业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设置培训项目,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搭建就业平台,开展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创业,联合市人社举办江门市创业创新大赛残疾人公益赛,2019年团队组自强类项目——“破茧成蝶 爱有千千结”参加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残疾人公益赛,勇夺金奖。

图为我市“破茧成蝶 爱有千千结”项目获得省“众创杯”团队组自强类金奖(右一)

图为残疾人参加中式面点师培训班

四是坚持社会化发展,有效提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力。

政府购买服务在残疾人康复托养、培训就业、教育、文体、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等各个业务领域全线铺开,形成了具有江门特色的“政府推动、社会承接、项目运作、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监管”的残疾人服务工作模式。实施购买社会助残服务绩效评估标准化建设,建立由购买方、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对从资金使用、项目执行、服务成效、服务质量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过程干预、结果测评,实现资金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经验做法得到中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同志充分肯定。我市作为唯一地级市,应邀在全国残联计财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图为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梅梅到我市调研政府购买助残服务工作

五是坚持文化惠残,让残疾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我市残疾人文化活动树起品牌,成立了江门市残联公益读书会,举办残疾人声乐、朗诵和摄影班,打造“阳光·和谐”江门市残疾人事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和社区康园展能文化品牌,为残疾人展示特殊艺术才能搭建平台。

图为江门市残联“爱‘咏’恒”合唱团在全国助残日文艺晚会上表演

图为第六届“阳光·和谐”江门市残疾人事业书法美术摄影展

残疾人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培养出残奥会冠军李汉华、刘辅梁等一批在国际、全国赛事摘金夺银的运动健将,大力推动各类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举办“残健同行·共享阳光”乒乓球、聋人篮球赛、飞镖交流赛等活动,积极促成广东省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落户蓬江区,依托示范点和基层残疾人组织,组织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图为我市参加全国第十届残运会的运动员代表

责任编辑:f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