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我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9-10-09 09:39: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作者:柯澜贝     (国籍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的大街上,随意挑选一个小孩子问他“哪个国家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中国!

而中国人也亲切地称呼我们为巴铁,意味着我们的友谊像铁一样坚实,不可摧毁。这份真诚而纯粹的中巴友谊,得益于自1951年中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睦邻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而且经过两国领导人和人民多年的努力,中国和巴基斯坦现已成为彼此最坚定的盟友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伙伴。

2019年4月10日,作为应邀嘉宾,参加CCTV《对话》栏目的录制,分享对主题“中国式和平崛起”的观点

此时此刻,我和同学在图书馆咖啡厅享受午后时光,百无聊赖地念着墙上的广告,顺便炫耀自己流利的中文。忽然我回忆起了已经过去的4年光阴。

19岁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进入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在认真准备了一年之后,我来到了中国——我朝思暮想的国家。

四年前的今天,在伊斯兰堡,我登上了飞往北京的波音客机。

2016年6月6日,参加主题为“今天端午节,我与海淀有个约会”的端午文化活动,感受中国文化。

那是我第一次听见标准的中文:“欢迎登机!”空姐脸上露着甜美的微笑,似乎要拥我入怀,轻拍我的后背说“来吧,整个中国都欢迎你”。我欢喜雀跃地裹在人流中,往里走着,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

透过窗户,看见候机大楼上迎风飘扬的月星旗,旗子底下熙来攘往的旅客,爸爸妈妈和小弟弟相互依偎的样子,那种探索“新大陆”的欣喜戛然而止,不禁百感交集。

2018年12月2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参加话剧表演《闹新年》

来这以后,我才发现现代的中国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我印象中,中国仍是一个在奋进发展的国家,可能很多公共设施不完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是很高。但是现实却截然相反。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正在以冲刺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前进——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年轻人朝气蓬勃,老年人安享晚年,与孙子孙女其乐融融。看到这样的北京、这样的中国,我真心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发展,心里萌生出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要学好汉语,学习中国的传统儒家精神,为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交流发展作出贡献。

很快,我住进北京语言大学宿舍,拾掇出自己想要的安逸。

每天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们嘻嘻哈哈。

2018年12月2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参加话剧表演《闹新年》

后来,我做了班长,管理班里的各种大小事务。同学们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异国人,没有一个是中国的,彼时我都有种自己来的不是北京,而是大杂烩纽约的错觉感。有意思的是,尽管我和同学们的汉语发音千奇百怪,句子断断续续,我们居然都能猜出十之八九,明白对方不是要去路边装疯卖傻,而是想去国家大剧院看京剧表演!

那个时候,周末对我来说是最无趣的。一个人待在宿舍看着课本儿发呆,或者在校园里溜溜达达。

我发现,从周一到周五,作为班长,我既像晚熟的稻子又像早熟的苹果,充满了清醒与老成。独处的周末,思念悄然而至,泛滥成灾。

沿着校园的主干道,两旁一个接一个的展窗览箱。展窗里贴着老师同学们的照片和寄语,包括参加比赛获得的辉煌成绩,或者校园里各色活动的精彩瞬间。

跟随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国各地游学

北语是一所以语言为主,涵盖文学、经济学和商法学 等。在这里,不仅能够学习专业知识,还能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惊喜不断。这是因为大家都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饮食习惯。每认识一个新的朋友,你都能发现一座个金矿,一个新的世界,就像巴尔沃亚登上山顶看见太平洋那样欣喜若狂,血液沸腾。比如我巴西的朋友教我跳桑巴,中国的朋友给我做油炸蝎子,听苏丹的朋友讲古墓之下神秘的金字塔群。当然啦,在北语快速了解各国文化的最佳时机应当是在每年学校举办的世界文化节上,上百个国家或地区的学生建立自己的展台,展示各自特有的文化、服装、舞蹈,还有可口的美食!

在北语,除了室内教学和校园活动,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校外活动。譬如老师带我们去老舍茶馆学习茶艺,去内蒙了解马背上的民族,去贵州欣赏苗寨的古朴与精致。这些,都存放在我心里最柔软的部位,使我成长。这样一转眼睛,就过去了4年。现在我还在北语开始继续读两年研究生。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

在中国刚刚过了中秋节,这是我在中国的第五个中秋节。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月夕。在这一天,大家都会与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相聚,一起品尝月饼,欣赏明月。

然而,中秋节只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我曾经查阅书籍,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其文化包含诸子百家思想、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戏剧、建筑、汉字、中医、宗教哲学、武术、民间工艺、民风民俗、衣冠服饰、四大发明、随身器物、八大菜系、传统美德……其内容之广,种类当下的中国,他们又在创造着新的伟业——一带一路。

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在我看来,中国是一个勇于承担大国责任的国家,愿意且积极地援助亚非拉等需要帮助的国家和人民。为亚非拉国家送去了技术、资金与人才,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家园 。而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全能战士,为中国梦,为中巴经济走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