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贾娜尔的“十八般武艺”

发布时间:2019-09-09 22:17: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金鑫  报道)贾娜尔,现在哈萨克斯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已从教11年。刚过去的盛夏,她参加了第二届上海市“一带一路汉语国际教育种子教师”培训项目,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学习了3周。

贾娜尔

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是什么呢?医生?企业家?都不是,我认为最神圣的职业是教师。要想强国,一定要重视教育。当初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也是这样的原因。那我走上汉教之路,是因为什么呢?

我叫贾娜尔·巴扎尔太,来自哈萨克斯坦一座美丽的城市----阿拉木图,它是哈萨克斯坦的金融和教育中心。我的汉教生涯是从这座城市的国际哈中语言学院开始的。

2018年由中国驻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总领馆主办的《丝路情-青春梦,阿拉木图领区高校学生纪念“一带一路”五周年》征文比赛中,斯木巴提同学荣获三等奖

走上汉教之路

2002年,我在姑姑的建议下报考了阿拜师范大学东方系中文专业。当时姑姑和姑父创办了自己的医疗器械公司,和中国有贸易来往。他们嘱咐我好好学习汉语,然后去他们的公司做翻译。就这样我在大二时就做起了翻译的工作。但是心里总觉得这不是我喜欢的职业。

走上汉教之路,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大学老师---法丽达·沃拉兹阿勒。遇到她,是我的幸运。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法丽达老师一直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哈中关系会越来越好,要想让哈萨克斯坦也变成强国,就要学习中国的强国之道。你们这些学习汉语的学生,是最关键的搭桥者。

第十四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我院学生担任翻译工作

2002年哈萨克斯坦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阿拉木图市成立了。法丽达老师常常带我们去孔院过春节,参加包饺子等各种文艺活动。2006年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开办了中国馆,老师就带我们去那里读中文书,还带我们去看中国展销会。老师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她告诉我们:“现在哈萨克斯坦的中国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越来越多,只要你们努力,将来会有很多好机会等着你们。”

临近毕业时,老师根据我们的性格,建议我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法丽达老师觉得我的性格开朗,适合当老师。随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华为公司、阳光酒店旅游公司等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进入哈萨克斯坦,引发了大量的汉语人才需求。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在我毕业那年,哈萨克斯坦唯一一所以汉语教学为主要特色的民办高职学院--国际哈中语言学院成立了。这所学院主要针对初中和高中学生开设哈汉翻译、俄汉翻译、英汉翻译、旅游等专业,以培养熟练掌握汉语的本土员工。在这里,我的汉语教学生涯开始了。

哈萨克斯坦“2050发展战略”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首届汉语教学公开课暨教师研讨会贾娜尔老师的公开课

我的独门“武器”

我是一个古灵精怪的老师,很多不同的“侧面”组成一个立体的“我”。在朋友眼中,我是一个女汉子,因为只要是我认准的事情,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在孩子们眼中我是辣妈,对他们说一不二;在老公眼中,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我享受着他的宠爱。在学生眼中,我是什么呢?曾有同学说,是一个 “土匪”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教汉语的时候,会使出高超的十八般 “武艺”,还有我的独门“武器”。

书法绘画课留影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可对我那些半大不小、没规没矩的半大小子来说,“严师”更有效。为了让这些小调皮们听我的,我会拿出我的独门“武器”----一根褐色的小木棍。如果谁没有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如果上课的时候哪个“捣蛋鬼”眼睛望窗外了……教室里就会想起“啪”的一声,他们知道是我在“挥舞”我的独门“武器”了。如果后面还接着有“啪啪”、“啪啪啪”,他们就知道我的“愤怒”升级了,必须坐直身体,抬起头盯着我的黑板。否则,他们就会听到“小心你的屁股!”那是我在发出警告。所以我的学生们在没有学习身体部位的汉语词汇前,就知道“屁股”在哪儿了。当然这根木棍从来没有近距离“亲吻”过谁的屁屁,这些捣蛋鬼的“魂儿”总是恰到好处地回归课堂。

我和我的大学老师法丽达女士在15届汉语桥比赛时留影

有一次课上,也许是我太投入了,也许是木棒太不禁打了,在黑板上那么一敲就断了。这下可乐坏了那些不爱写作业的小调皮了,每一张脸都笑成了一朵花。看着他们的坏笑,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不过我告诉他们,虽然我没有了“武器”,但是我照样可以用眼睛“杀死”那些不听话的“宝贝蛋”。

也许是习惯了我总是带着教鞭上课吧,所以他们觉得没有教鞭的贾老师像是没有翅膀的雄鹰。于是在那年的毕业典礼上,保尔江同学特意从体育器材专卖店给我带来了特别的新式“武器”-----一根收缩铁棒。只要我上课那么一甩,它那惊人的声音就能“吓倒”每一个走神的同学。

我的“汉教”十八般武艺

身为“孩子王”,我也渐渐掌握了这些半大孩子的心理。有一年,我发现学院的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占了40%左右。由此想到,光有“强硬”的纪律教育还不够,必须配合“柔软”的爱意。因此,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们爱上汉语。

我最调皮最可爱的学生们

汉语对这些孩子们来说不容易。拿声调来说把。哈萨克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所以学生们不理解也发不好四声。尤其是二声和四声怎么也不着调。我告诉他们,二声就像问问题时的句尾,四声就是老师打你们的时候,你们发出的叫声。我故意朝保尔江挥起拳头:“来,你试试!”聪明的保尔江抱头大叫:“啊!”于是全班都知道四声怎么回事了。

为了让学生们觉得汉字不难,我常常在网上下载有趣的识字软件,让他们知道汉字的结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哭”字,我就告诉同学们人用眼睛哭,所以“哭”字的两个“口”就是眼睛,那一点是眼泪,“大”字就是擦眼泪的动作了。那“笑”呢?同学们马上心领神会,画出皱纹、嘴角,凑成一个“笑”字。

“上课唱歌绕口令,相声表演情景剧,朗诵舞蹈走猫步,画画书法看电影,太极表演真功夫。”这是我教学生的顺口溜,也是我十多年汉教经历中积累起来的“十八般武艺”。

走向光明之路

也许是我的敬业和爱心感动了学生,他们总是亲切地叫我“妈妈”。有的学生会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我,和我商量他们的终身大事。我也希望他们能通过汉语学习找到人生的道路。每当我为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举办的各类国家级、市级、校级汉语竞赛及其它各类专业比赛的学生加油鼓劲时,同学们也像找到了力量,都会充满斗志地加倍努力学习。

2014年,FALIZA同学获得了由“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银奖;

2014年,SHAXSHANAM同学获得孔子学院日系列活动“我的梦想与中国”征文比赛三等奖;

2014年,ZUFIYA YERNAR同学获得江苏省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同乐江苏”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2015年,KUAT TAMARA同学荣获重庆交通大学留学生厨艺大赛一等奖;

2016年,ASSEMZHANOV ZHUMABEK荣获第九届“汉语桥”世界中文比赛哈萨克斯坦赛区三等奖;

2017年,ZHAUGASHTY ZHANAY同学获得第十届“汉语桥”世界学生中文比赛哈萨克斯坦赛区三等奖;

2018年,SIMBAT 同学荣获由中国驻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总领馆主办的《丝路情Ÿ青春梦》阿拉木图领区高校学生纪念“一带一路”五周年征文比赛三等奖;

2019年,ARIS KAZHTAY同学荣获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哈萨克斯坦赛区第一名,将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全球总决赛。

毕业生精心制作的哈中友谊蛋糕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哈中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两国的关系日益紧密。2014年,哈萨克斯坦也制定了“光明之路”计划,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哈中学院的学生们不仅是我们学院的骄傲,也是日后哈中两国积极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加快哈萨克斯坦进入高速发展的主力军。

汉语,带领我也带领他们走向人生的光明之路。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