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十三次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年会的讲话
任玉岭(原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一、制造业与物流业七十年业绩辉煌
今年是建国70周年,这70年,我国的制造业与物流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巨大成就,作出了巨大献。
我国的制造业,在七十年前几乎等于0,在我小的时候,必须的生活用品都是进口的,洋灯、洋油、洋车、洋布、洋烟、洋火等,前面都有一个洋字。就以火柴为例,当初的洋火也是不容易买到的,我的家在中原大地,临着京汉大铁路,当时买不到洋火,还要经常用火镰火石碰击取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苏联援建的154项工程,使中国出现了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汽车、第一台水压机等等,后来我们又自力更生造出了第一台电视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台战斗机,第一颗人造卫星等。我于上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后,由我牵头的第一个制造业研发项目,就是制造味精。味精作为百姓生活的必须品,当时要32吨小麦生产一吨,生产条件极其恶劣,1964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下达天津市七个项目,发酵法味精制造列为第二。组织上决定由我牵头进行攻关,要物给物,要人给人,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轻工部发酵研究所协助下,完成攻关任务后,十年的时间我国建起210个味精厂。这是在文革前和文革中完成的。
我国制造业大发展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一方面引进了国外的一些新技术、新装备,另一方面大批外国商人到中国投资兴业,使中国的制造业迎来了高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国家科委实施的星火计划使很多适用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仅我参与操作的就推出了中国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第一瓶矿泉水、第一瓶椰子奶、第一瓶格瓦斯、第一条饲料添加剂生产线,第一个活性干酵母生产厂等。
迄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27%,是美国的1.5倍、日本的3倍,是美日德三国之和。中国的钢铁、玻璃、高铁、手机、电视、汽车等论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的大发展不仅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而且有大宗的工业产品出口到全世界。
我国的物流业,这七十年也得到了高速发展。我们的物流业不像书本表述的那样,是二战后由美国诞生,改革开放后引入中国。实事求是的讲,物流从其产品由生产地向生活地流动这一概念出发,它的出现和存在是早已有之的。我们的万里长城的修建,宏伟的故宫与各地庙宇的辉煌,哪一个不需要物流的支持和配合。还有我们的京杭大运河绵延2000里,长期的南粮北运,沿线的码头都有仓储设施,搬运通道、客栈、商店等,实际上早有物流产业的萌芽出现。中国古代的开封、西安、广州都曾经达到过百万人左右,这些城市人口之多是当时欧美无法比拟的。如此众多人口聚集,没有物流是不可想象的。
建国七十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及城市化的大力推进,特别是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生产物流与商业物流,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都迎来了巨大的需求,创造了巨大发展。迄今物流总量已超过280万亿元。物流的从业人员已达5000万人以上,A级物流企业已达3500家,近年来崛起的快递物流已遍布广大城乡,物流业创下的GDP已达到国家GDP总量的15%。物流业为中国七十年的伟大实践、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制造业与物流业要强化问题意识与目标意识,搞好髙质量发展。
大家知道,十八大之后,我们的发展因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进入了一个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性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新时期,面对经济体量增大,问题增多,以及主要矛盾转变和全面小康加速的需要,中央将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相统一,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这个高质量发展,既需要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污染,提效率,增效益,又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作为制造业、物流业,我们既要看到70年的成就和四十年的辉煌,也需要从当今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和国内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出发,强化问题意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与目标意识统一起来搞好我们的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共性问题,依我之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偏低的提升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硅谷调研时,了解到那里企业生产线的工人几乎都是大专以上的知识水平。而我们本世纪初工业基地沈阳的工人受教育年限只有6年多一点。这方面的差距,不仅存在于制造业更存在于物流业。现在中国人的受教育年限已达10.4年,但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4-6年的差距,这是需引起我们的关注的。二是生产发展的自主性偏低的提升问题。中国的制造业与物流业一方面是很多因开放后无能力与外资竞争,整个行业被外资企业控制和占领,我们失去了生产发展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很多装备生产线都是由国外引入的。由于对设备的消化吸收跟不上,装备的修理与更新都离不开对国外的依赖性。三是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偏低的提升问题。总的看我国的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在世界上同第一梯队的美、日、德,第二梯队的英、法、荷、意、瑞士、瑞典、加拿大相比,我们还属第三梯队。四是创新能力偏低的提升问题。长期以来的发展一直在追GDP的高速度,制造业、物流业也因此萝卜快了不洗泥,较少重视创新的投入和推进。1985年我到日本三多利研究院就了解到他们的研发投入占营业额15%。而我们进入2004年前后,中国制造企业研发投入达1%的还为数不多。由此造成的研发能力偏低,不仅影响了昨天的发展,也影响了今天的竞争。五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意识偏低的提升问题。我们的制造业,物流业在社会浮躁的大潮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影响,在对待员工待遇,对待保护环境,对待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对待全面小康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次我在青海调研时,地方反映企业发展时占了农民的河滩地,当地农民搬离了祖祖辈辈生存过的地方,迁到地瘠水缺的山顶,让利给企业发展,而企业发展起来后,农民却吃水难、用电难,而出现了“三望三収”,即“望水兴叹、望电兴叹、望站兴叹”。实际上,环境污染、水污染、空气雾霾严重,食品不安全问题突出,都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意识偏低有关系。
为此,我们的制造业、物流业,要在中国立足,就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意识、目标意识,认真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入的搞好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五种理念意识,搞好创新驱动发展。
中央提出的五种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既是解决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有力武器和红绿灯,也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和指挥棒。因此,我们的制造业、物流业的发展,一定要强化五种发展理念意识,搞好创新驱动,实现更好发展。
习主席讲,在当今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我们制造业、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坚持创新驱动的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我们讲的创新,包括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品牌创新等。为了搞好高质量发展,须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管理,重要的是创新人力资源的配置。如前所述,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人力知识水平偏低,是我们发展滞后的症结之一。要创新,就要对人力知识水平进行提升,要把更多的具有大专水平的人聚集到工作的第一线。事在人为,有了高智能的人力资源,就会有高水平的经营和发展。
二是要创新企业或产品品牌,为了提质增效,就要创新品牌。品牌是知名度、美誉度,也是生产力和效益的代名词。为了创新品牌,一是要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和物流业的服务水平,让顾客更认可、更满意,二是要扩大宣传,改变“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通过市场的扩大或广告,让世界了解我们,让我们走向世界。三是要好好售后服务,要及时解决用户的疑难和问题,使企业或产品的品牌更知名,更绚丽。
三是要创新生产和经营技术。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要通过技术研发,做到推陈出现,做到质量更好、颜值更高,价格更低,从而增强竞争力。要搞好创新,就要加大投入并聚集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国家的人才,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高度进行学术交流和碰撞,在碰撞中闪耀火花和创新,以此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是创新对交通优化的利用,“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的落脚点就在物流。路修好了,制造业创造的产品,就可通过物流与市场对接,就可提高效率,创造更高效益。今天,我们的交通空前优化了,海陆空都更加方便了,我们的制造业和物流业怎样用好优化的交通搞好生产,做强物流,这是需要改革和创新驱动的。在交通空前优化的今天,我们既要扩大物流服务的原定腹地规模,也要延伸制造业市场的原定范围。广西的海陆联运,抓住了一带一路机遇,也是对交通优化的更好运用,利于减少库存,減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增效益的重要行动。
五是要创新智能化促弯道超车。当今网路化、智能化在快速推进,特别是面临5G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制造业和物流业都正在迎来新的动力和引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的应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不失时机的跟上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步伐,我们的制造业,特别是物流业,一定要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得数据者得天下,一是要以互联网、云存储为基础,以云计算技术为手段,建立云计算系统,对关联性较差的海量数据源,使用云计算技术进行计算分析。二是要引入“互联网+”云存储等新技术,拓宽数据源,挖掘数字关联度,依据市场信息数据的深度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撑。以此,大力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智能化改造,搞好转型升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弯道超车,向世界第一梯队跨越。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