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金鑫报道)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主题为“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语言资源保护、应用与推广”。与会代表从语言文化多样性政策与措施、语言资源保护规范标准与人才建设、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与推广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分享各国语言资源保护经验,展望现代信息科技与语言资源保护、开发、应用相结合的前景,并积极推动形成重要成果性文件《岳麓宣言》。
回顾:多国齐聚话语保 共商共建谋未来
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于2018年9月19-21日召开,岳麓大使对话作为大会下设的重要活动,由北京语言大学和湖南大学联合主办,并于9月19日下午在湖南大学举行。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厄瓜多尔、立陶宛、冰岛、意大利、苏丹、尼日利亚、越南、佛得角、冈比亚、西班牙等11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徐伟、商务厅副厅长李心秋、湖南省外事侨务办副主任丁学新,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副校长谭尉泓、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副校长张宝钧以及孔子学院事业部主任陈丽霞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岳麓大使对话旨在搭建经济、教育、文化等省省/省际交流对话平台,推动全球化背景下相关领域的互通与合作。对话以“共商合作 共创未来”为主题,邀请各国使节共同探讨中外双边、多边经贸联通,“一带一路”文化教育合作,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等议题,并举行岳麓大使倡议等活动,以建立双边与多边务实合作,加强多元文明互鉴。
刘利校长特别提到2015年8月北京语言大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举办了“一带一路从愿景到行动”为主题的首届“一带一路”百人论坛。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举办大使论坛,邀请驻华大使、公使等外交官前来阐释国际热点问题,共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同时北京语言大学还承办了首届“一带一路”语言高峰论坛,发布了“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倡议书,并积极参与高级别的人文交流的项目、依托孔院平台创新开展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项目、切实践行对人类文明遗产的保护、打造良好的国际品牌赛事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北京语言大学长期以来在致力于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北京语言大学基于汉语国际教育领域领军优势,致力于语言文字科学保护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长足发展。理论研究方面,2018年,北京语言大学承担的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语言文字科学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该项研究结合新时期语言文字保护需求与挑战,开展了中国语言文字保护、国际语言文字保护、语言文字科学保护资源平台建设三个维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收集整理了30多个国家、地区语言保护政策措施案例,对近40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保存与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回答了语言文字“科学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开展了语言文字科学保护数字资源平台与虚拟博物馆建设;举办了丰富的学术研讨和语言文化交流活动。项目体现了全球视野与国家高度,在理论创新、实践探索、成果集成和展示、资政建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扎实的成果,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重大活动方面,包括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中外学生代表共同签署的千名世界青年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学习倡议,呼吁各国青年们积极行动,学习文化遗产相关的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律法规,做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行动者;策划宣传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方案,做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传播者;在参观文化景观遗产时,能自觉遵守文物保护单位的规章制度,做文明的参观者。2018年8月,中非青年夏令营的青年营员们带着对历史负责、对文化敬畏的态度,携手发出《文明传承,青年有责——世界青年文化遗产学习与保护倡议》的响亮宣言,展现了当代中非青年的责任担当和青春风采,用实际行动为文化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奋进:破冰之旅促合作 北语领军联世界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学校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密切。2018年经由张宝钧副校长的多方位推动,实现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破冰之旅。首先,与联合国教科文通讯与信息部负责人就双方联合举办2019世界濒危语言大会、开展濒危语言保护教育研究合作、学术交流、双向巡展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部达成了邀请北语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计划(UNITWIN/UNESCO Chairs Programme),合作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部相关公职人员汉语+职业教育标准、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理解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部官员来华研修项目及高等教育部合作知名专家来华学术交流与研修项目等合作项目;其次,与非洲部合作举办中非语言文化相关主题国际会议、中非文化节(中非文化日)活动、文化遗产日活动,非洲部公职人员“汉语+职业”培训、非洲部官员“理解中国”来华研修项目,中非语言文化双向巡展、巡讲及巡演等项目及开展相关领域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等;第三,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物馆部达成以下合作:在博物馆部支持下,与各国博物馆开展合作,包括合作举办集展览、互动学习及体验为一体的国别主题展及举办博物馆馆长、专家及工作人员短期文化研修等活动。
展望:保护语言多样性 构建命运共同体
2月21日,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京共同举行发布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保护与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岳麓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正式发布。适逢第20个“国际母语日”,《宣言》在此纪念性的时刻发布,意义重大而深远。
来自部分国家的使节,部分省区市教育厅、语委代表,相关高校负责人和学者代表,企业家代表及媒体记者共100多人出席了发布会。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在会前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他在采访中表示,语言资源保护是重要的工作,语言是资源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国家的建设来讲,中国境内使用的语言就有100多种,语言作为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而存在,本身也可作为一种研究的样本。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一所以语言教学和研究为主要任务的大学,应当承担起语言资源保护和研究的工作。首先要加强学科和队伍建设,以学科为载体,提供充足的学科知识。把已经承担的语保工程做好,并依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平台,把队伍进一步充实起来。在完成好语保工程的基础上,把语言资源保护这个学科固定下来。通过它来培养人才,开发社会产品,同时向社会传播更多语言资源保护的理念,大家共同把这项事业做好。
《宣言》凝练了当前世界语言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加强语言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向世界各国发出倡导,并为各国制定语言资源和语言多样性保护事业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提供了中国展开语言资源保护可资借鉴的经验、模式和路线图,传递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宣言》的发布成为增进国际社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理解和认同,是进一步提升中国语言文字国际影响力的一次成功实践。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