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小站民警守大山 荔枝乡里话平安

发布时间:2019-02-18 21:47:2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大山、小站、平安、爱护、坚守,短短几个词语,每个词看似很平常,但似乎又不是那么简单,可冯兴波都做到了。

中国报道讯(杜孟报道)30岁的冯兴波是北海铁路公安处横州站派出所陆屋警务区的警长,管辖黎钦线K44+500m-K109+569m约65公里。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称,冯兴波所在的陆屋警务区便在灵山县陆屋镇境内。冯兴波性格开朗,笑容可掬,说起警务区的工作便娓娓而谈,对线路工作颇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图一

图一:冯兴波和新警黄世胜走过陆屋站站牌处 杜孟摄

小站每天停靠近百列货运列车

陆屋镇地处山区,境内山峰众多,最高山峰开峡山,海拔达350米。

陆屋站坐落在山丘之间,是北海铁路公安处管辖的黎钦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平均每天有近百列货运列车途经这里,并在这里停靠作业,货运量高峰时期有超百列火车经过,是广西沿海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陆屋站站长张应权说,几乎每天都能在站场或者货场看到冯兴波带领辅警队员开展巡查的身影。遇到装车交货、装卸搬运、仓储作业等重要环节冯兴波都会到场确保平安。

图二

图二:冯兴波带领辅警在车站检查停靠的货物列车 杜孟摄

“冯警官每周都会带领我们车站职工和辅警在车站开展安全检查和夜间清查,检查发现的安全防范隐患会及时知道我们整改,还给我们职工开展法制培训,对我们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加强站区管理很有用”,陆屋站副站长黄飞说。

陆屋站附近的大元村、彰官村、马鞍村等村屯距离车站和铁路较近,村道交错,人口众多,村民经过车站周边出行或上山种植、养护果树等,时有村民经过铁路周边地区时由于安全意识不强,不注意观望、远离列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到了农忙或荔枝成熟时期,周边的村民更是络绎不绝,这个时候冯兴波就带领辅警队员在车站、线路周边开展巡查和安全宣传。

冯兴波到村道交叉口或车站周边巡逻,碰到附近村民在铁路边上逗留,就提醒他们离开,有时候一天下来嗓子会“冒烟”。冯兴波说,驻站工作虽然平凡枯燥,但自己喜欢和村民群众打交道,村民也很支持和配合自己的工作。周边村民都亲切地称呼冯兴波为“波哥”。

日行巡线20公里途径43个涵洞11座桥梁

陆屋警务区与陆屋火车站仅一墙之隔,警务区院子冯兴波打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任何杂物。冯兴波的办公室放置了他巡线常用的草帽、雨鞋、笔记本和矿泉水,这些是他日常巡线的“标配”。

冯兴波说,他自2015年从事线路驻站民警的工作就接手陆屋警务区。警务区的驻站点包括沙坪站、陆屋站和平吉站三处,所辖范围60余公里。因此,日常的巡线检查也成为冯兴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尤其进入春运以后,冯兴波更是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投入工作。

吃过早饭,冯兴波背上一个小挎包,装些资料和水,再顺手拿起一个手电筒就出发了。除了天气恶劣或遇其他工作任务,冯兴波都会坚持每天外出巡线,沿着铁轨一走就是20公里,由于地形复杂,途中会经过43个涵洞和11座桥梁,往返一次要花费五六个小时。

图三

图三:冯兴波到线路边的养殖场同养殖户开展安全宣传 杜孟摄

今年1月份,冯兴波和同事黄晓光巡查线路到黎钦线K70公里处,发现那里的一个涵洞里竟有约200只鸭子无人看管,因饥饿到处啄食铁路旁陡坡上的野草。冯兴波认出这些是村民张桥芬大叔的,便同黄晓光一起讲鸭子赶至坡下,远离铁路,同时联系张桥芬到现场后帮助张桥芬将鸭子赶回养殖场。

“铁轨上的一块小石头、周边住户养的大型牲畜或家禽,都有可能影响列车的行驶安全,我必须认真检查,确保线路安全畅通。” 冯兴波说。

冯兴波管辖的范围大部分是山区,在这样的季节,山里比外面还要冷上几度。尤其巡至两头通透的涵洞和地势较高的桥梁时,即便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仍觉得寒风刺骨,难以抵挡。

既是“铁警儿子”又是“铁警老师”

清除隐患、安全教育、服务群众,冯兴波默默地做了很多事。

早些年,附近村子里的村民经常横穿铁路,寒暑假时村里学校的学生也总爱跑到铁路上玩耍。冯兴波巡线经常上山下坡深入村屯做宣传,到线路周边的华麓小学、古城小学和大岐小学等学校开法治课堂,给师生群众普及安全知识。通过不断的走访和入户宣传,冯兴波也逐渐和村民们打成一片,村民的整体素质和法治意识都有显著提升,辖区的治安秩序也改善了很多。

图四

图四:冯兴波和新警黄世胜走过一个涵洞 杜孟摄

辖区周边的村民一到夏天就给冯兴波送来荔枝龙眼,警务区里一时堆满了水果,这让冯兴波很是不好意思。“村里的扶贫干部来来往往,换了一批又一批,冯警官还守着这个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他的足印。”马鞍村的村支书老张说道。

2018年9月的一天,半夜12点多,冯兴波正在警务区写工作日志,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马鞍村的黄禄厚大爷,神情焦灼,语气急切地称家里仅有的一头牛走失了,眼下家中无人,自己手足无措。冯兴波听后安抚黄大爷的情绪,让他在警务区等候,便召集值班辅警队员打着手电筒沿线路两侧开始搜寻。凌晨3点,冯兴波在线路K71公里处找到了黄大爷的牛。当冯兴波将牛牵到黄大爷面前时,黄大爷激动地流下泪来。

图五

图五:因白天农忙,晚上养牛户回家后冯兴波入户回访并送上新牛绳 杜孟摄

“冯警官经常帮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做好事,帮他们干农活整理家务,带老人去看病,很细心地照顾他们。村里的老人也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冯警官。”村民利大姐说。

辖区内的华麓村委开设的华麓小学是村委最大的学校,为了方便较偏远村屯的学生就读,学校在沙井村开设了沙井教学点。教学点仅有两名老师,就读的学生约40人,多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学生。  

教学点的学习生活条件简陋,学生也多是处在家庭半监管或放任不管的状态,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十分困难。冯兴波了解后主动与沙井教学点结成帮扶关系,时常抽时间到教学点看望学生,给学生上法制课和生活技能课,帮助教学点的老师加强学生的教学和安全监管。

2018年6月份,冯兴波在教学点给师生上安全宣传课时,一名一年级的学生突然晕倒,师生们慌作一团,冯兴波立即抱起学生直冲卫生院,经医务人员及时救助后才恢复。原来这名学生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和发烧导致晕倒。这名学生的家长赶到后紧握冯兴波的双手连连道谢。

“我们教学点的条件很差,很多学生家里没人管,学生有时候一天都吃不上饭。平时遇到困难或紧急的事冯警官都会第一时间赶到这边帮助我们。他过来上课时还会买大米和花生油来给我们,还给学生送来文具盒、篮球、毛巾和作业本,鼓励学生锻炼身体,还教学生练字帖和说普通话,我们这的学生都叫他冯老师。”教学点的王老师说。

“这身警服让我心里充满干劲”

从警三年来,冯兴波从未请过事假病假。

冯兴波的家在2000公里外的山东菏泽,他和哥哥兄弟俩都是警察,由于工作原因,每逢春节和家庭团聚的日子冯兴波总是缺席。别人在欢聚庆祝时,冯兴波也依然在岗位上开展线路工作。

冯兴波说,这身警服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使命,一直鞭策他前行。同时,父母家人的理解也让他十分欣慰。

春运或者重大安保期间,所里会派驻站民警上列车添乘检查线路,这是他非常期待的工作。“沿着自己管辖的线路走走看看,既能了解线路的面貌又能增长见识,在车上,说话的人也比平时多。”列车员觉得稀松平常的工作,冯兴波却格外珍惜。钦州、钦州港等沿海线路冯兴波都在车上认真观察,来回巡视,没有丝毫马虎。

    在同事眼里,冯兴波是个不善表达的人。但提到对铁路公安工作的感情,便如同打开了话匣子。“我的父亲在我小时候带我坐火车,曾经得到了铁路民警的帮助,令我难以忘怀。”冯兴波说,自己守护的这个站虽小,但责任重大,“穿上这身警服,我总会提醒自己,旅客的出行平安和线路畅通也有我的一份力。”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