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马越田黄说乾隆饭局结束后的嘉庆皇帝

发布时间:2019-01-29 10:41:2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作者马越)历史是一条长河,奔流不息,而一代又一代的人只是匆匆的过客,以现在的科技还无法让时间倒流,但不排除我们想象的权力。阴雨天,总是想着用昨天的太阳晒一晒潮湿的被子,虽然挡不住寒冷,但却多了一丝笑容。为人厚道是一件好事,但是对强盗和窃贼过于厚道成了坏事。本期《马越田黄说》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厚道的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

 

 

 

乾隆饭局结束后的嘉庆皇帝

 

乾隆皇帝是嘉庆皇帝他爹,是一个有福之人,既懂养生有会玩,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爷爷还有一个好爹。康熙、雍正两位皇帝辛辛苦苦,用了73年的时间给嘉庆他爹攒一大堆钱,衣食无忧的乾隆登基之后专挑好的吃,专挑好的穿,专挑好的玩,没事就建个园子,开个Party,周边小国送来一斤鸡蛋,乾隆回礼送两头奶牛!乾隆愿意听好听的,说好听的升官,说难听的罚款,写难听的杀头,于是歌舞升平,凌晨三点都有人高呼万岁万万岁。这招还真管用,虽然没活到万岁,差一点就活到了百岁,等着吃完了最后一道菜的时候,嘉庆他爹就归西了。人走了,钱也没了!乾隆饭局结束后,嘉庆皇帝一筹莫展。

和珅是乾隆皇帝留给儿子的一块肥肉,爷俩似乎早已商量好了,老爷子一咽气,嘉庆皇帝就把和珅给办了。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和珅扳倒,嘉庆吃饱”,说是和珅贪污受贿的金额超过8亿两纹银,超过清政府15年财政收入总和。这样的版本不下百个,更为离奇的是竟然真的有人相信!

嘉庆皇帝的爷爷既是省吃俭用的皇帝,又是铁面无私的皇帝,临死的时候留给乾隆皇帝的银两不过7000万两,那个时候政治清明,极少有贪官污吏。和珅在乾隆15年才出生,23岁时才当上个小官,50岁就被嘉庆弄死了!27年的时间在国家财政收入并没有明显减少的前提条件下,凭空多出了8亿两,相信大跃进时的会计也不敢这么算账。无论如何,嘉庆皇帝没收了和珅钱财,国家财政才显得没有那么拘谨倒是真的。

乾隆走了,嘉庆皇帝的日子丝毫没有因为独揽大权或者扳倒了和珅而好过,迎接嘉庆皇帝的是一个无比巨大的烂摊子。

 

 

 

嘉庆皇帝面前的六座大山

 

乾隆皇帝风风光光的走了,嘉庆皇帝洗劫了和珅的银子,接下来的日子却是无比艰难他仿佛看到了横在自己面前的几座有形与无形的大山。

雍正皇帝是自己的祖父,在位期间,兢兢业业,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如何能在治理国家的方面比肩并且超越爷爷,是嘉庆帝面前的第一座大山。

乾隆皇帝是自己的父亲,寿高89岁,创造中国帝王史上长寿纪录。博览群书的嘉庆皇帝深知长寿是五福之首,在健康方面乾隆皇帝是嘉庆帝的第二座大山。

和珅虽死,但是嘉庆皇帝并没有敢于大规模反腐,当时的政府官员已成坍塌式腐败,几乎无人不贪。如何有效制定反腐方案是摆在嘉庆皇帝面前的第三座大山。

八旗生计是前朝的遗患,如今八旗子弟游手好闲,坑蒙拐骗,不思进取,导致军心不稳甚至影响到江山社稷。八旗生计是摆在嘉庆帝面前的第四座大山。

乾隆末期政治已经陷入极度腐败,导致以白莲教为主的民间大规模造反频频发生,大清随时都有亡国的可能,如何彻底安定民心平息暴乱是嘉庆帝面前的第五座大山。

鸦片开始流入中国,并已经表现出其巨大的危害力,导致大量白银流入境外,遏制毒品振兴经济是摆在嘉庆帝面前的第六座大山。

 

 

 

风雨飘摇纵是英雄亦无力回天

    

笔者曾经多次提及世人对皇帝认知的误区,对皇帝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国家元首(注:宋 司马光《谢门下侍郎表》)。中国古代皇帝的职责大体可用十二个字形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江山永固。皇帝必须要服从三个群体的意愿,如果严重地违背了这三个群体的意见,就没有办法坐稳皇帝的宝座,或者被推翻。

首先,皇帝不能违背天意。很多人认为这是荒谬的,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天意。客观地说,截止到目前为止所谓天意只是不科学的,而非荒谬的。极寒、极酷、洪水、地震等等,任何一个全球化的巨大的自然灾害均可以在瞬间消灭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一个物种,人定胜天是瞪着眼睛说瞎话的表现,我们一定要心存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次改朝换代都伴随着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所以中国古代皇帝没有不敬畏上天的。

其次,皇帝不能违背祖意。国法家规是皇帝必须遵守的,皇帝绝不是可以肆意妄为的,饱读诗书,通晓礼仪是任何一位皇帝的基本常识,皇帝的身边有无数双眼睛在观察皇帝的一举一动,皇帝一旦做出违背祖意的事情,轻则认错,重则可以直接被罢免,在中国历史上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祖意通过以大臣为主的官员来监督执行,所以皇帝虽然有权,但是绝不像想象的那样随便动用生杀大权的。

最后,皇帝不能违背民意。古往今来,中国的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极高的,对痛苦的忍耐力也是极强的,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敢起兵造反的。但是,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一旦严重的违背民意,让国民缺衣少食,人民就会揭竿而起为自己的活路而推翻这个政权。

嘉庆皇帝处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历史变革期,大洋彼岸的欧洲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国外的宗教思想,发展讯息等也随着鸦片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嘉庆皇帝面临着内忧外患,腹背受敌。他最终选择了做一个守成之君。

很多史学家与批评家严重质疑嘉庆皇帝的执政能力,认为他没有魄力选择改革开放这样的正确的道路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并由此让中国由世界领先变为落后。通过理性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嘉庆时代的中国根本不具备改革开放的环境以及条件。虽然远不如雍正皇帝,但是嘉庆皇帝仍不失为一个明智而敬业的好皇帝。只不过他的治国理念既无法得到有效推广,也无法得到认真执行。

嘉庆皇帝扳倒了和珅,打击了贪官,平息了白莲教叛乱,安抚了八旗子弟,拒绝了国外的鸦片,该做的事大抵都做了,但是他无法挽救大清衰落的趋势,空有一腔凌云壮志的爱新觉罗·颙琰无力回天。

           

 

作者简介

 

马越,字颢伦,号鹿鼎先生,1969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田黄文化学者,资深收藏家。现为中国国际艺术联盟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正能量课题组研究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艺术品评估师,北京鸿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马越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规律性研究,以田黄、翡翠、古玉、陨石、天珠等为收藏主项,主要著作为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田黄专业书籍《一代大师雕百帝》。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