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联盟

依法善治以数促兴 京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共探发展新机

发布时间:2025-09-23 15:13: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随着《民法典》颁布及司法解释的不断出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相继修改与颁布,民营企业家的权益保护话题被提上案头。9月20日,京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3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论坛汇聚了法学界专家学者、律界从业者及大量民营企业家,围绕法治护航与数字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角度展开深度研讨,旨在提供有效法律治理参考方案,为企业良性发展建言献策。

当天,西北政法大学刑辩高级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田文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孙宪忠,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公共服务研究院院长傅建平,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慈蕴,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CEO褚长志,高级合伙人赵岐龙、王菲等嘉宾出席此次活动并发言。刘家川、魏琪、江宁主持活动。

穿透法律视角,为企业合规建言献策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CEO 褚长志在欢迎辞中介绍,三十年来,京都律所在综合化、专业化、团队化和国际化的“四化方针”引领下,发展为我国头部综合型法律服务机构,在民商事、竞争法、知识产权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标杆案例。他指出,近年来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密集出台,既为民营经济发展奠定法治基础,也提出更高合规要求,京都律所也将进一步发挥民商业务的核心优势,持续助力民营企业稳健发展。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主力军,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所以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西北政法大学刑辩高级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田文昌强调,律师界对民营经济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职业义务和社会责任,而本次论坛涵盖宏观法律解读与微观实务操作,既有传统法律议题,也包含数字经济新课题,实现了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有望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在专业分享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教授回顾了《民法典》的编纂过程。结合司法实践,他提出律师应建立体系化思维,准确把握一般法与特别法的适用关系,区分支配权与请求权、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等核心法律概念。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岐龙指出,新监管环境下上市公司实控人与董监高责任持续加重,中介机构“看门人”义务不断强化,企业更需要建立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

在上午的与谈环节聚焦《民法典》、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后的实务要点,五位律师展开深度对话。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元霄、马若飞、高琨、苑莹焱,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郭蔚先后围绕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效力与责任,签订合同后的公司利益保障等话题,分别发言,现场进行了思想碰撞和交流。

聚焦数字化转型,探索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

下午的议程,聚焦数字化转型中的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径。

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公共服务研究院院长傅建平表示,数字化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成为变革生产方式、促进社会进步、重塑未来价值革命底层逻辑的新动能。他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数据的生产要素地位,构建了“数据要素x民营经济”的法律框架。他建议,要以公共数据开放开发为先导,引导大中小企业协同参与数据市场建设,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携手构建一个价值共创、利益均衡、责任共担的数据共同体生态,推动数据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国家级测评机构安全事业部副主任李杺恬从实务角度解析了数据治理新趋势下民企安全与发展路径。

“随着人工智能和web3.0等技术的发展,数字竞争一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战场。竞争规则在持续演变,监管会更加常态化、精细化。数字竞争国际化程度也会进一步深入。”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菲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了数字竞争中的新型法律争议。她提出,当前数字竞争已从单一侵权争议升级为多领域,多法域,多维度的复合博弈,算法合谋、数据爬取、AI模型侵权等问题日益凸显,企业需优化治理工具,将合规前置融入产品立项与跨境合作全流程,通过知识产权组合保护、全链监测、多元治理等手段维护竞争优势。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慈蕴系统解读了董事责任体系重构,强调董事作为“看门人”的资本核查义务与信义义务,明确了财务资助、关联交易等场景下的责任边界。 

随后的与谈环节围绕新《公司法》下公司治理与董监高责任展开。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丕国,律师郭鑫鹏、王晓光、贾昆,以及北京市亿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圣奎对比新旧《公司法》差异,分析了加速到期制度在新旧法下的适用争议,

本次论坛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研讨,彰显了司法界和民营企业同根同源,相向而行,携手共进的决心,明晰了法治与数字双轮驱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为企业合规经营、风险防控提供了宝贵指引。(王文)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