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康养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中的“互联网 + 护理服务”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23 14:16:5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已成为关键任务。传统就医模式下,患者频繁往返医院,尤其是行动不便、高龄或长期卧床群体面临的“就医难”问题,成为制约医疗服务可及性的突出痛点。如今,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创新,以“互联网 + 护理服务”为突破口,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让专业护理服务触手可及。

创新服务模式,打破就医困境

随着“互联网 + 护理服务”的创新开展,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成功打破了传统就医模式的局限。患者只需通过指尖轻轻一点,即可在线上平台预约专业护理服务上门,曾经横亘在患者与专业照护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正加速打通。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契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更让温暖、专业的健康呵护真正惠及每一位有需要的人。

作为积极响应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号召的先锋,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认真落实“互联网 + 医疗健康”相关政策,将“互联网 + 护理上门服务”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民生项目全力推进。该项目打破了“医院围墙”的限制,把专业、有温度的医疗护理送入家庭,不仅是医院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高质量发展中“延伸医疗服务链条、拓展健康服务场景”的具体实践。目前,服务范围已精准覆盖静脉输液、创口护理、康复训练、导管维护、孕产儿护理等多类高频刚需项目,通过专业化、个性化的上门服务,切实解决了行动不便及特殊群体“就医难”的实际困境,让高质量医疗服务更具普惠性。

紧急出诊案例,彰显服务温度与效率

近日,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互联网 + 护理服务”团队的两起紧急出诊案例,生动诠释了高质量发展中“医疗服务下沉”的温度与效率。

一名肿瘤血液科患者因静脉通路维护及更换尿管急需专业帮助,但身体虚弱无法前往医院。家属通过线上平台发出求助后,医院迅速响应,该科护士长蒋曼丽清晨七点便携带专业设备上门,高效完成护理操作,及时缓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

另一位因糖尿病足及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行动不便的患者,通过预约联系到该院伤口造口组组长岑欢。岑欢在上门服务中,不仅完成了专业照护,还针对患者居家康复给出了详细指导,其专业细致的服务得到了患者与家属的一致好评。这些案例背后,是医院在高质量发展中对“服务响应速度、护理专业度、患者满意度”的严格把控,也是“互联网 + 护理服务”切实发挥作用的有力证明。

深度结合发展,提升服务质量

为推动“互联网 + 护理服务”持续提质,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将该项目与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服务能力提升”“质量安全管控”深度结合。

一方面,不断拓展护理服务范畴,目前已覆盖静脉输液、创口处理、康复训练及个性化健康咨询等多个领域,精准契合市民多样化与多层次的健康管理需求。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控体系,从护理人员资质审核、服务流程标准化,到术后随访跟踪,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高质量医疗服务标准执行,确保上门服务的安全性与专业性。如今,患者的家已成为医护人员传递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新诊室”,让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温暖与专业在身边触手可及。

展望未来,持续注入民生活力

未来,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将持续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 + 护理服务”体系。通过优化线上预约平台、扩充专业护理团队、细化服务项目分类,推动专业护理资源更高效下沉入户。同时,结合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将上门护理与慢病管理、居家康复等服务深度融合,真正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与院内同质的优质、便捷、有温度的上门医疗护理,切实实现“关爱随行、服务到家”,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民生活力。(通川区人民医院张慧、丁露露、陈远航)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