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2025年生命谷合成生物创新研讨会第四期(抗衰老产业专题)在北京昌平区顺利举办,活动由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约80名抗衰老领域科研人员与从业者参会。
研讨会由张贵锋研究员主持,议程围绕行业核心议题展开: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致开场辞后,多位专家分别分享前沿成果,涵盖 “抗衰老产业机遇与挑战”“循环肿瘤细胞纳米检测” “抗原肽WT1在肿瘤预防的国际应用”“蛋白质组学在衰老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等;茶歇后,抗衰老产业专家组组长张焱介绍《抗衰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整体方案,最后由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负责人作会议总结。
此次会议依托生物制造转化加速共性技术平台,为产学研主体搭建了高效交流桥梁,既分享了技术与产业研究新进展,也为抗衰老产业技术转化、成果落地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张贵锋研究员分享了WT1肿瘤预防技术尤为亮眼。肾母细胞瘤抗原1(WT1)是国际公认的关键肿瘤抗原,从Wilm瘤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含锌指状多肽的抑癌基因,WT1基因可以调节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凋亡。WT1在白血病、肺癌、胰腺癌,急性髓系白血病等多种肿瘤中高度表达。
能够激活T细胞和NK细胞对癌细胞发起攻击,同时形成长期免疫记忆,防止肿瘤复发。WT1疫苗如galinpepimut-S已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恶性胸膜间皮瘤等罕见肿瘤。我国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攻关,采用新型无血清分段扩增诱导技术,使体外获得DC细胞数量相较于传统方法提高1~2个数量级,同时完全保留其抗原呈递功能。该技术不仅大幅降低治疗成本,更为大规模临床应用提供了保障。
WT1抗原能够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记忆T细胞,对人体有长期的免疫监控作用,具有预防肿瘤发生的潜在优势。中科院过程所进行了WT1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张贵峰教授表示WT1的质量稳定性是该抗原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环节,项目通过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提高稳定性并保障安全性。基于DC-WT1的疗法拟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临床试验,为最终上市应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孙琳)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