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勇于开拓,极积探索,寻求高新技术, 实现“青山绿水”

发布时间:2019-01-21 20:46: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霸王河生态公园水环境治理纪实

中国报道讯(杨金鑫报道)集宁区霸王河生态公园始建于2010年,经过三年的建设,现在的霸王河生态公园基本形成长15公里宽约1公里的水域绿化生态景观带,绿化面积约650万平米,流域面积350Km²。先后被国家旅游局许为3A级景区,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评为自治区级水利风景区。

集宁区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强集宁区生态保护工作,努力打造祖国北疆靓丽风景线。

图为乌兰察布市市常委、集宁区区委书刘程民,集宁区常委、副区长薛峰青,集宁区国家湿地保护管理局局长范如铖,集宁区国家湿地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张靖昇,亲临霸王河现场研究该河道的生态治理方案。

 周而复始的打捞工作,让集宁区国家湿地保护管理局的管理者陷入了沉思,如何能既快速有效地根治湖中的菹草与蓝绿,又不耗费过多的人力和物力,还能保证水质的清澈,是管理局一直探索的课题。

湿地管理局通多方面沟通、查询,得知北京百雅冠友科技有限公司和内蒙古润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可以对蓝藻及各类水生杂草进行环保治理。这两个公司各自的生物产品眹合在一起使用,是专门阻止各种藻类、浮萍以及水生杂草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高效产品,整个过程可以做到了绿色环保、无毒无害和无残留,这几种高效治理自然污染的新型生物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

此外,作为乌兰察布市首例采用生物技术治理水草的单位,决策者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经过反复论证,为了科学的对整个河道进行治理,确定了先对霸王河生态公园垂钓广场的池塘作为试点。

 治理工作于2018年8月份开始。池塘治理后仅仅7天,湖面的菹草就开始渐变枯黄并慢慢降解,湖内菹草明显减少,一些地方已经不见菹草痕迹,同时,水域内其他水生植物和鱼类的状态一切正常。治理后10天左右湖中的菹草与蓝绿藻已经在水中被彻底清除。

治理后的水质经专业机构检测后达到了对水体无毒、无害、无残留、不死鱼的环保治理效果。

治理后的效果

集宁区国家湿地保护管理局作为霸王河生态公园的主管部门,根据霸王河生态公园实际情况,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对霸王河生态公园垂钓广场的七个池塘水体、护坡、护岸进行了综合治理。共治理护坡、护岸面积8548.56平方米,水量17143.33立方米,治理项目有菹草治理、蓝绿藻治理、清除芦苇、培育荷花、栽育植物。

 通过这次综合治理,彻底解决了过去周而复始的蓝绿藻及水生杂草打捞和不断换水工作,现在的霸王河生态公园垂钓广场碧波荡漾、鸟语花香,游客赞不绝口,也为下一步霸王河河道的水体治理和亲水工程打下了基础。

  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采访中,集宁区国家湿地保护管理局的管理者们告诉记者,管理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于担当的勇气。告诉我们生态与发展不是对立的,科技梦必将助力中国梦!

霸王河生态公园垂钓广场的池塘环保生物技术治理水环境的成功,对整个乌兰察布市境内江河湖泊的藻类治理乃至整个内蒙古境内江河湖泊的藻类治理起到了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