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5年服贸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在首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联合国及欧盟委员会官员,美国、巴西、比利时、德国、爱尔兰、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瑞典等1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中央部委专家,北京市政府与天津市、河北省保定市、江苏省江阴市等政府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绿色低碳行业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300余人与会。
作为服贸会高级别主题论坛及绿色经济主题龙头品牌会议,大会以“共筑SDGs——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为主题,深入研讨“SDGs与绿色经济”“绿色贸易与碳足迹”“绿色创新与产业转型”及“零碳园区建设与发展”4大议题,凝聚中外多方共识,以绿色创新与全球合作,共促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加速实现。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陈存根,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韩耕分别为大会开幕作主题致辞。
沙祖康开幕致辞时强调,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当今国际社会最大的共识。重振多边主义精神,构建更具雄心和行动力的全球伙伴关系,开展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是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要求,也是各国政产学研界最能凝聚共识的话语体系。
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员常启德致辞表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时限仅剩五年,《未来契约》呼吁国际社会即刻行动。中国在绿色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值得肯定,建议从绿色创新、技术共享、标准互认三方面深化国际协作,为SDGs落实提供支撑。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表示,将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到各个组织和企业的行动上,ESG理念和体系是核心框架和重要举措。要更大力度加快构建科学规范、中国特色、国际接轨的ESG评价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社协同联动,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韩耕指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对推动绿色经济国际交流合作、大力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市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的高地,把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纳入正在制定的“十五五”规划,全力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下一步北京市将围绕“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培育”“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绿色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建设。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副馆长裴连杰,巴西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马嘉良,比利时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大使临时代办傅翔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UNSDSN)主席Jeffrey D. Sachs ,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原科技部副部长尚勇等联合国权威专家、外国驻华大使、中国政策专家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绿色经济,分享观点和举措。
国家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欧盟驻华使团气候参赞骆浩君、塞尔维亚工商会(CCIS)驻中国代表处主任莲娜、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秘书长蔡璐、江苏擎天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炎等中外嘉宾就“绿色贸易与碳足迹”“全球绿色贸易前沿动向”与“产品碳足迹”“绿色供应链”等热点发表观点与方案。
国务院国资委原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爽,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艳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彤轩,中国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迎九,GAPME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智库主席Xavier(泽维尔)等权威专家、政府代表与领军企业共议“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绿色发展处处长滕立民、江苏省江阴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盛达、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安利文,作为北京和江苏省江阴市、河北省保定市的政府园区代表,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双碳研究院院长于洁、湖北绿冷高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静、捷克贝斯塔尔有限公司商务总监伊日等行业专家和中外企业代表,共同交流“零碳园区”建设与发展方案。
论坛八大成果彰显“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核心主张,引领前沿行动。
创建了1个链接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绿色经济专项平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经济解决方案生态伙伴联盟”。
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UNSDSN)指导,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牵头,联合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北控城市环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华贸集团、广州启明新能源发展公司、熠思智运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安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国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共11家机构和企业共建发起,开展面向SDGs的绿色经济解决方案全球共创行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展示中国实践,贡献中国方案。
论坛发布5项最新研究成果和标准——
发布《2025年绿色发展报告(中英双语)》。由丝路国际智库牵头编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和践行二十年的全新起点,围绕制度机制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治理、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国际合作等五大领域和若干热点领域,开创性开展中国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实践创新、典型案例等实证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和未来展望,努力为国内外政产学研投媒各界及广大读者提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指南、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首发《生态社区建设与评估导则》标准。结合国内实际与国际经验,从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循环、低碳生活、社区治理五大维度明确建设要求与评估指标,为社区绿色化改造提供统一指引。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首发Climate Drive平台及《净零排放指南》。平台整合企业气候目标设定、碳排放核算全流程工具,《指南》按行业提供净零路径与技术方案,重点覆盖能源、制造等高耗能领域,助力企业降本提效与气候行动透明化。
美国落基山研究所发布《区域废钢回收中心发展态势洞察与战略研究》报告。报告基于全球及中国废钢回收数据,分析回收中心运营模式、技术瓶颈,为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布局提供建议,推动钢铁行业低碳与循环经济发展。
英国CDP(全球环境信息中心)发布《ESG全球数据研究与前瞻:可持续发展红利与商业韧性》。该成果聚焦ESG数据价值,剖析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商业韧性的提升作用,为全球企业ESG实践提供数据支撑与前瞻方向。
论坛签署了2项国际国内合作伙伴签约——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法国)、国际地球宪章中国中心(ECI China)与国际绿色经济协会达成合作,三方共同签署可持续发展国际行动伙伴协议,接下来将深化国际绿色多边协作。
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湖北绿冷高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约AI智能节能环保空气源热泵项目。双方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节能环保装备领域的落地应用。(王喆)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