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7度的黄金海岸线上,威海的苹果园沐浴着温润的海风,孕育出“威海苹果·甜蜜诱惑”的独特风味。作为威海农业的王牌产业,71万亩苹果园年产量110万吨、产值108亿元,这串数字背后,是威海将精致理念注入农业全产业链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曲精致城市与乡村振兴的和谐交响。
自然馈赠与科技赋能的双重变奏
三面环海的独特地理环境,赋予威海苹果天然的糖分积累优势。中壤与砾质土壤的黄金配比,让每颗果实都饱含阳光的味道。但威海人并未止步于天赋——2013年从欧洲引进的现代矮砧密植技术,彻底改写了传统种植模式。目前,威海已建成100亩以上的现代果园200余处,500亩以上的50余处,1000亩以上的20余处,现代果园面积占苹果栽培面积的46.5%,规模、比重均位居全国前列。在现代苹果园力,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输送养分,高光效树形让每颗果实都能享受“日光浴”。这种“矮砧大苗+智能管控”的模式,使苹果提前2-3年挂果,优质果率跃升至85%以上,单产较传统模式提升40%,生动诠释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农业图景。
全链管控铸就品质护城河
在威海,每一颗苹果都要经过严格考验。作为全国首个苹果技术集成创新中心,这里制定的39项地方标准覆盖全产业链,农药追溯系统精确到每片药剂的施用时间,气调贮藏技术让新鲜度跨越四季。更令人惊叹的是种苗领域的“芯片革命”: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保存着12个国际优质砧木资源,与中科院合作的“威海金”品种,凭借蜜糖般的甜度和淡雅香气,成为国际高端市场的新宠。当法国达利瓦公司的育苗专家与本土技术人员在2000亩智能温室里共同培育砧苗时,东西方智慧的碰撞正孕育着下一代“果业芯片”。
品牌赋能激活价值跃升
从高铁专列到央视荧屏,“威海苹果”的品牌传播堪称农业营销的典范。政府搭台企业唱戏,137条智能分拣线精准分级,66万吨气调库锁住鲜度,10亿电商销售额打破地域壁垒。更具战略眼光的是国际化布局——产品远销70国,更成为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的“外交果”。特别是“威海金”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得到了国内外高端市场的广泛认可,被称为“舌尖上的奢侈品”。
当现代科技邂逅传统农耕,当严格品控碰撞品牌创新,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威海苹果正以精致化的生产方式、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国际化的市场视野,续写新的篇章。(方俊)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