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模拟法庭虚拟仿真综合教学平台》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河南大学法学教育再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25 11:53:2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示名单,河南大学法学院蔡军教授担任负责人的《模拟法庭虚拟仿真综合教学平台》成功入选,拟被认定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这一成果不仅是河南大学法学院在课程建设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学院长期深耕法学教育改革的有力见证。

《模拟法庭虚拟仿真综合教学平台》的诞生,源于学院对传统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该平台紧密配合法学院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模拟法庭》及专业类实训课程《国际法实训》,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起高度逼真的法律实践场景。学生通过平台可完成从案例深度研读、复杂法律问题分析,到庭审全流程场景再现、角色沉浸式代入思考,再到法律文献精准检索、法律条文灵活应用及法律文书规范写作等一系列训练,全方位拓展了传统案例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实现了法学理论教育与法律职业实践的深度衔接。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平台创新性地融合民事诉讼程序与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场景设计,以巩固学生法学基础理论为出发点,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助力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法律规则到实际应用能力的转化。在虚拟环境中,学生能够沉浸式体验法庭的审判流程,通过多角色交互式模拟,完整掌握诉讼全流程的核心要点,极大提升了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此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入选,是河南大学法学院近年来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学院始终将一流课程建设置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位置,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课程建设为着力点,统筹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一系列融合前沿技术、贴近司法实践的课程改革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更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与业内的高度认可。

回溯历史,河南大学法学院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沧桑的发展历程。其前身可追溯至1907年的河南法政学堂,历经岁月变迁与时代考验,始终坚守法学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法治人才。在百年办学实践中,学院形成了严谨务实的治学传统、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为今日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课程建设外,法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亦成果丰硕。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的师资队伍,多位教授在全国法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在科研领域,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起“理论+实践+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优秀的职业能力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在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岗位上发光发热。

从1907年河南法政学堂的初创,到2025年虚拟仿真技术登上国家级教学舞台,河南大学法学院始终肩负中原法治教育火种的使命。当莘莘学子在虚拟法庭中“隔空对话”,百年前明伦街的晨钟暮鼓仿佛穿越时空——一代代法律人用知识坚守公平正义的初心未曾改变,改变的只是追求卓越的尺度与边界。如今,这所历经118载风雨洗礼的法学院,正以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入选为支点,在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上,镌刻下崭新的“河大印记”。(河南大学法学院 宋烨锋)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