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旧书”换“新蔬” 闲物遇“新主”——甸柳新村街道“绿色能量派对”汇聚治理智慧

发布时间:2025-08-22 11:00: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21日下午,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将寻常的广场变成了一个融合了绿色循环、邻里社交与公益创新的活力场域。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联合街道垃圾分类运营方举办的“绿色能量派对”,以“以书换蔬”为核心环节,巧妙搭建起居民之间知识分享与健康生活倡导的桥梁。这不仅仅是一场旧物交换,更是一次关于社区治理新路径的生动探索。

绿色循环,旧书换蔬菜:知识流转与健康生活相融合

活动现场,“一斤好书换一份鲜蔬”的标语格外醒目,居民们早早排队,手捧文学、哲学、艺术等各类经典著作,等待置换新鲜时令蔬菜。这一简单却不失深意的规则,不仅推动了闲置图书的循环利用,更在价值交换中传递出街道对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的双重用心。

活动中,一位居民用《时间简史》换得一把芹菜后笑言:“这真是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类似这样的场景不断发生,反映出居民对知识尊重与健康生活的共同追求。街道工作人员严格把关书籍质量,确保每本参与流转的图书都具备阅读和收藏价值,既避免了旧书流转的形式化,也强化了居民对知识与劳动价值的认同。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书香换菜香”的物质循环,更在社区中构建起文化共享、邻里互信的情感纽带。

童趣当家,闲置玩具新价值:儿童社交与财商教育并重

“小鬼当家”儿童跳蚤市场是此次派对的另一大亮点。孩子们纷纷化身“小掌柜”,主动介绍自己的闲置玩具、文具和绘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以物易物。没有斤斤计较的商业气息,更多的是童真交流与分享的快乐。许多孩子在交换过程中结识了新朋友,也在实践中理解了物品价值、沟通技巧与共享的意义。

为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活动引入了“能量值”积分体系。来自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8班志愿者唐傲诚全程参与服务,负责引导孩子们登记物品、记录积分,并耐心讲解兑换规则。他还在现场设立了“双语交流角”,鼓励孩子们用简单的中英文介绍自己的物品,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增添了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可通过成功交换物品获得相应积分,凭积分参与后续社区课程或体验活动。这一机制不仅将简单的物品交换延伸为一场生动的财商启蒙与社会实践课,还在游戏化体验中培养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社区归属感。家长纷纷表示,这类活动既消化了家中闲置物品,也让孩子在现实中上了一堂宝贵的教育课。

公益闭环与资源再生:闲置物品赋能社区共治成长

更深层次的创新体现在“能量兑换站”机制中。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旧书、玩具、小家电等,经评估后可兑换成统一积分,凭积分可申请魔方、古筝、书法、英语外教等各类社区公益课程。这一做法有效打通了闲置资源与社区教育服务的转换通道,让“废”变成“宝”,真正实现了物尽其用、资源循环。

与此同时,活动还构建了公开透明的公益闭环。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天煜介绍,现场设置的“社区基金”捐赠箱鼓励居民将部分义卖所得自愿注入社区公共基金池,所有款项及物资使用情况将通过公示栏、社区群等渠道全面公开,确保爱心流向清晰、可信。这种基于信任的公益机制,不仅增强了社区自我“造血”能力,也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务实通道。活动虽没有宏大场面,却处处洋溢着社区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居民自带马扎、摊布,在交谈与协作中拉近彼此距离,实现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

甸柳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海霞表示,“通过‘绿色能量派对’,在一个贴近生活的切口中,有机融合了低碳环保、知识传承、儿童成长、公益互助等多重目标,为破解城市社区‘邻里疏离’的困境提供了温暖而智慧的解决方案。”(郭文  戚国芳)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