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斗争一刻也不能停歇。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3万起,释放出一严到底持续纠治“四风”的强烈信号。作为新时代粮食工作者,应该纵深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机制,以忠诚、纪律、监督筑牢廉政防线。
铸牢忠诚“灯塔”,守好“思想关”。“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粮食安全既是民生福祉的基本保障、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更连着千家万户的饭碗,守纪法红线是粮食工作者的“必修课”。近年来,一些粮食储备干部在贪欲中迷失,在正直奋斗的年纪被“围猎”,其违纪违法行为更是严重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一件件鲜活事例发人深省、令人震撼。作为从事粮食质检工作的一员,要握好手中戒尺,在千锤百炼的质检过程中炼就“火眼金睛”,严把粮食质量关,不放过任何细微瑕疵,确保入库粮食符合国家标准,让优质粮食充实“大国粮仓”。
执好纪律“戒尺”,斩断“诱惑关”。“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置身于注重人情往来的社会环境中,对党员干部而言,既是对处事姿态的检验,更是对个人能力、责任担当的深度考量。“情与法不可混淆”“打铁还需自身硬”两句箴言理应成为内化于心的重要准则。手握公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误入歧途、被拖“下水”,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勇于革除自身“病症”,时刻绷紧慎独、慎微、慎初之弦,对各类腐败行为坚决亮明“拒绝”态度;要让纪律规矩从“纸上”落到“事上”,牢牢斩断诱惑的“利益链”,切实为粮食企业筑牢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擎起监督“利剑”,把好“权力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安全始终是党和国家坚守的战略底线。守护粮食安全,既需“责任担当”挺在前面,更需“监督护航”贯穿始终。作为粮食质检与纪检干部,应当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将粮食质量检测与纪检监督深度融合,既抓“八小时之内”的履职监督,又抓“八小时之外”的作风监督,还要以监督纠治歪风,使纪律和规矩真正在党员干部心中立起来、严起来,让“廉洁护粮、廉洁用权”成为共识,让企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国家粮食储备事业筑牢坚实根基。(苏群)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