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 RWA 数据产业大会暨香港RWA全球产业联盟成立启动大会迎来一场聚焦空间资产数字化的主题演讲。梦想邦联合发起人张涛以 “空间 RWA 运营模型” 为核心,深入阐释了空间资产与 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结合的创新路径,为不动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新视角。
张涛在演讲中指出,当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转型的 “离火运” 时代,传统房地产依赖增值的模式亟待革新,而 RWA 通过资产流动化将不动产转化为可交易、可分割的数字资产,正是打破这一困境的关键。他进一步提出 “空间 RWA” 的概念 —— 并非简单将物理空间上链,而是将土地、建筑等实体空间与共识、产品、服务、社群、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可信 DID(去中心化身份)或 NFT 进行唯一标识,并采用多维度数据矩阵记录空间的价值流转与运营状态。
“空间的本质是物理、能量、信息的三元融合。” 张涛强调,空间 RWA 的核心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资产数字化,更在于提升对空间价值的认知,推动人机物的协同交互,让空间从 “静态载体” 转变为 “动态价值网络”。
为直观展现模型的实操性,张涛分享了丽江 680 亩项目的案例。该项目以 “数字游民空间” 为定位,通过引入游戏引擎构建虚拟孪生场景,结合稳定币模型设计价值分配机制,实现了物理空间使用、数字权益流转、社群生态运营的闭环。用户既能在实体空间中体验生活与工作,也能通过数字资产持有和交易分享空间增值收益,形成 “线上线下联动、价值实时流转” 的新型运营模式。
对于空间 RWA 的未来潜力,张涛做出大胆预测:到 2035 年,空间 RWA 的市值有望达到 20 万亿美元,占全球 RWA 总市值的三分之二。这一规模的背后,是空间资产数字化对生态经济的推动 —— 它将激活海量闲置不动产资源,重构城乡发展格局,让空间价值惠及更广泛的群体。
演讲最后,张涛向各界发出邀请,期待更多企业、机构与创作者参与到空间 RWA 的生态建设中,共同探索数字文明时代空间资产的新形态。他的分享不仅为不动产数字化提供了可落地的运营框架,更揭示了 RWA 在重塑物理空间与数字世界连接中的核心价值。(李源)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