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广东省兴宁市黄槐镇文化广场华灯初上,杯花舞的清脆节奏划破宁静的夜空,梅州市“展演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庆“八一”军民联谊活动在此拉开序幕。为响应广东省岭南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兴宁市黄槐“军旅特色镇”,庆祝建军98周年,梅州军分区携手地方有关单位,以艺术为纽带,将红色记忆、强军新貌与客都风情融为一体、同台展示,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厚植全民国防根基,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梅州,是全国七个之一、广东省唯一全域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在这个革命老区、红色热土上,红色故事广为传颂,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以叶剑英纪念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和享有“粤东井冈山”之称的九龙嶂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12张红色名片熠熠生辉。在梅州军地共同努力下,今年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四连冠”。
联谊活动在兴宁非遗舞蹈《杯花声声迎客来》中开场,展现了客家风情与军民同乐的融洽氛围。饱含深情的诗朗诵《热血传承梅州红》,如同一幅幅恢弘画卷徐徐展开,记录着梅州“十二张红色名片”的峥嵘岁月。深情追忆三河坝战役英烈蔡晴川赤胆忠诚的红色故事《世纪守望》,让观众回望了梅州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革命烽火,感受到梅州红色苏区的光辉历史,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观众心中炽热燃烧。
攻坚百年,强国强军。驻梅部队参演官兵以阳刚和坚毅,诠释了军人的无限忠诚和战斗血性。武警官兵带来的《中华武魂》武术表演和《刺杀操》实战展示,展现了军人过硬的军事素质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的强军风貌。小品《直击训练场》则以诙谐笔触,拉近了军营生活与百姓日常的距离。
“我喜欢看军旅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从来没有现地感受军人风采,今天看了解放军哥哥的表演后,才知道这其中有多么的不易,如今岭南国防教育基地在黄槐镇拔地而起,我们镇又被列为‘军旅特色镇’打造对象,我感觉这里与军队的联系更紧密了。”暑假回乡的大学生小丘感慨道。
在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红色土地上,嘹亮的军歌与深情的客家山歌交织回响。联谊活动“客都欢歌・奋进新时代”章节,舞台上洋溢着浓郁的梅州地方和军旅文化特色。山歌联唱《宁水乡韵》,用质朴的旋律、地道的客家方言,唱出了梅州的山水之美、风土人情,让观众沉浸在文化传承的独特魅力中。《军人本色》《当那一天来临》等军歌联唱,节奏轻快、旋律激昂,唱出了新时代军人的豪迈气概和赤诚情怀。《战士的忠诚献给党》既唱出了忠诚与担当,也有铁血与柔情,赢得全体人员热烈掌声。“还是第一次观看到客家山歌和军歌联袂登台,感觉特别好。既有我们客家味道,又体现了军民团结!”退休教师王伯赞叹道。
活动结束前,空军某部带来了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终场舞蹈《云海砺剑》,点燃了在场每一名观众心中的激情,当《歌唱祖国》旋律响起,全体演职人员和观众自发地齐声歌唱。“大家一起唱这首爱国歌曲的时候,感觉特别好,心里暖暖的。”高中生小林说,他觉得这样的活动比单纯上课更有意思,对“国防”这个词有了更深刻具体的感受。
梅州军分区这次牵头举办的“展演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庆“八一”军民联谊活动,让红色故事、强军赞歌、非遗文化等,从金色演播厅走进群众大舞台,黄槐“军旅特色镇”军事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强国强军的国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化为自觉。(张银峰 )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