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国网漯河供电公司:坡阳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全面推进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04 11:37:1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漯河市舞阳县与郾城区交界处,一座座银线铁塔在夏日阳光下熠熠生辉。由国网漯河供电公司承建的漯河舞阳坡阳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已进入关键攻坚阶段。作为河南省“十四五”电网规划重点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为漯河市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及高铁建设提供强劲动能。

一、工程概况:构建“双环网”骨干架构,破解供电瓶颈

坡阳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总投资6615万元,是漯河电网史上规模最大的配网升级项目之一。工程涵盖三大核心内容:

1.新建110千伏线路工程:坡阳-北舞渡双回线路:全长14.8公里,采用双回路架空架设,途经舞阳县西城区,连接北舞渡110千伏变电站,强化区域电网互联能力。

2.坡阳-顿庄双回线路:全长16.13公里,结合架空与电缆混合敷设,穿越郾城区农田与村镇,为顿庄工业园提供双电源保障。

3.普照-龙城π入坡阳线路:通过改造既有线路,形成9.1公里双回路通道,优化网架结构,减少停电风险。

4.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在北舞渡、顿庄两座110千伏变电站内扩建4个出线间隔,采用HGIS组合电器技术,实现设备小型化、智能化,节约土地资源30%。

5.技术创新亮点:全线应用无人机巡检系统,结合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线路状态,故障定位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

6.在跨越孟宝铁路等繁忙交通要道时,创新采用“临时钢管塔封网”技术,将施工窗口期从传统的72小时压缩至12小时,最大限度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影响。

二、攻坚克难:政企协同破解“三重挑战”

项目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三大挑战。国网漯河供电公司以“三个强化”推进工程落地:

1.强化政企联动:联合漯河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专项工作组,开辟“绿色通道”,将线路路径审批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15天。

2.在舞阳县九街镇顿庄村,通过“村委座谈+入户宣讲”模式,化解群众对塔基占地的顾虑,实现“零阻工、零上访”。

3.强化安全管控:严格执行“三算四验五禁止”安全规范,在跨越京广高铁等四级作业风险点,投入智能安全帽、布控球等设备,实现作业现场360度无死角监控。

4.开展“百日安全攻坚”行动,累计排查隐患127处,整改率100%,获河南省电力公司安全督查组高度评价。

5.强化科技赋能: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线路跨越河流、公路等复杂地段进行三维模拟,优化杆塔设计23处,节约材料成本180万元。

6.部署“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通过AI摄像头自动识别未戴安全帽、违规操作等行为,预警准确率达95%。

三、民生效益: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跨越

工程投运后,将直接惠及漯河市三大领域:

1.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双汇第三工业园、金大地联碱产业园等省级重点项目提供双回路供电保障,年新增供电能力12亿千瓦时,满足企业未来5年扩产需求。

2.助力乡村振兴:舞阳县北舞渡镇、顿庄镇等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将从99.8%提升至99.95%,户均停电时间缩短至4小时/年,为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产业提供稳定电力支撑。

3.护航交通枢纽建设:结合平漯周高铁漯河段建设,同步完成24条电力线路迁改,有效释放土地资源,为高铁站场、物流园区等配套设施落地创造条件。

四、未来展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漯河样板”

国网漯河供电公司总经理表示:“坡阳工程是公司推进‘双碳’目标的标杆项目。下一步,我们将以该工程为起点,加快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到2026年实现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40%,为漯河市争创‘零碳城市’贡献电网力量。”

目前,工程已进入最后的导线架设和设备调试阶段。在烈日下,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安装间隔开关,为即将到来的投运冲刺。这座矗立在中原大地的电力枢纽,正以“漯河速度”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王鹏)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