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北京房山:“前研后产”两业融合发展  绿色能源、新材料企业加速集聚

发布时间:2025-07-29 16:11:2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作为京津冀区域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围绕“绿色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医工”两大特色产业,依托良乡大学城研发优势和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生产优势,正在形成“前研后产”两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吸引了一批深耕绿色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科技企业,绿色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近日,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组织的“北京投资促进宣传媒体行”系列活动走进房山区,实地走访房山区园区和企业,探求爱尚家科技、卫蓝新能源、新源清材、新源智储等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落地房山,房山区扶持政策又如何支持它们的持续发展。

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落户房山种子园,在2022年,成为了北京冬奥会石墨烯热管理技术唯一技术供应商,但在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技术缺场景”却是一个痛点。

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轩介绍,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公司与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及北京海博思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将石墨烯智慧供暖系统应用于灾后应急建筑,实现3分钟快速安装、30秒高速升温,节能率提升20%以上;还与中车集团对接,在北京地铁15号线植入智能感应加热座椅(人坐即暖、离座断电),累计服务超20万人次。

卫蓝新能源也感受到了房山区在对接应用场景上对企业的支持,这家专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于2016年落户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丽叶介绍说,市区两级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应用场景和市场订单:协助提供多样化的测试环境(如储能示范项目),助力产品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进程。

2024年5月,房山发布《房山区四大产业集群示范应用场景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在应用场景支持政策上发力:三年内,将打造一批展现房山特色和前沿创新成果的重大应用场景,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初步建立区域企业的良好生态,在四大产业集群中率先示范并形成示范场景。

房山区创新的“前研后厂”模式也成为一批科技企业选择来这里落地的重要原因。“前研后厂”即企业拎包入住,在前沿技术研究院研发办公,在后面配套的标准化厂房进行生产,不仅能提高企业将科研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效率,还能降低企业的成本。这一模式已经被写入《北京市“十四五”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并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

新源清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聚焦新能源本质安全材料,副总经理孙俭表示,“前研后厂”模式是企业选择来房山落户的一个主要原因。主营储能核心产品研制、储能电站系统集成及储能电站智慧运营的新源智储也对“前研后厂”模式印象深刻。

一批高精尖企业落地房山,离不开房山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中关村房山园管委会区科委于建伟介绍,2025年发布的《房山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扶持措施(试行)》针对房山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出了七条支持措施,覆盖企业发展的全周期,

在人才方面,房山区发布了“聚源计划”,为入选人才分类提供资金奖励、引进落户、住房保障、金融服务、子女教育、医疗健康、出入境便利、文旅服务、休闲服务、配偶就业、关心关爱等各项服务措施。

房山区还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足决心,在政务服务、落地企业服务、政策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房山。(王喆)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