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国际法官研修班活动在国创书院顺利举行。来自伊拉克、巴勒斯坦、约旦、毛里塔尼亚四国30多位高级法官代表齐聚书院,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文明的文化对话。在古筝悠扬的韵律中,在京剧华美的唱腔里,在墨香四溢的宣纸上,阿拉伯代表团的法官们全方位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筝雅韵】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的郑雨婷首先以《北京欢迎你》暖场,随后献上《渔舟唱晚》《四段锦》两首经典。指尖流转间,外宾们仿佛看见夕阳下的渔樵缓缓而来,江南水乡泛起的层层涟漪。
【钢琴诗画】
中央音乐学院吕梁杉同学钢琴演奏别具匠心。《彩云追月》的灵动与《兰花花》改编曲的深情完美诠释了中西音乐的对话艺术。黑白键上流淌的东方韵味,让在场观众如痴如醉。
【声乐盛宴】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男高音李兆轩与吕梁杉同学的合作演绎堪称珠联璧合。钢琴与歌声的完美交融,将贝多芬艺术歌曲《Der Kuss》的优雅浪漫诠释得淋漓尽致。随后,李兆轩独唱的陕北民歌《赶牲灵》将外宾们的思绪带到了苍茫旷远的黄土高坡。
【管乐奇缘】
邓松青先生中西管弦乐的表演令人耳目一新。萨克斯《走过咖啡屋》的浪漫情调与葫芦丝《竹楼情歌》的傣族风情交相辉映,展现了中国音乐人的多元才华。外宾们随着节奏轻轻摇摆,欣然击掌,完全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中。
【川剧变脸】
北京天桥艺术团张皓涵同学的变脸表演将活动又推向高潮。瞬息万变的脸谱让外宾们目不暇接,左顾右盼,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京剧华彩】
著名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天桥少儿艺术团团长贾欣越表演的《梨花颂》余音绕梁,水袖翻飞间尽显国粹魅力。
艺术团蒋恩心同学表演的“红娘”俏皮可爱,穆桂英英姿飒爽,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展现了京剧行当的丰富性。
【友谊之歌】
《爱在亚非》的动人旋律为音乐欣赏环节奏响终章。这首亚非妇促进会会歌是亚非妇女发展与权益保障促进会会长赵美玲博士作词,由赵婉辰同学和刘芷瑜同学倾情演唱。两位童声以真挚的情感,将歌曲中蕴含的亚非团结精神娓娓道来,唱响了中阿友谊的美好愿景。
音乐表演节目后,外宾们与全体演人员合影留念。意犹未尽,许多外宾还分别与各自喜欢的演员合影,表达深深谢意。
【翰墨传情·书法讲解】
梁代院长以《中国书法的魅力与鉴赏》为题,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将中国书法千年沉淀的智慧演绎得充分生动。外宾们分享了中国书法的经典作品,了解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全然沉浸在这黑白线条交织的艺术秘境中。
实践体验环节,梁院长俯身亲授外宾执笔书写。从执笔法的规范姿势到运笔时的轻重缓急,他耐心纠正细节,轻扶外宾的手掌引导发力。外宾们专心致志,屏气临摹。“我爱中国” 四个大字,宣纸上工整似初学范本的墨迹,映照着跨文化交流中最真挚的情谊。
【笔墨寄情・友谊长存】
活动接近尾声,刘芷瑜同学写的"友谊长青",笔势清秀灵动;梁院长饱蘸浓墨,以雄浑笔力完成"文明互鉴"。两幅作品相映成趣,既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代际传承,又寄托着文化交流的深刻内涵。外宾们手持墨宝,与书院人员并肩合影,为这场以艺术为桥梁的文化对话画上圆满句点。宣纸上带着墨香的汉字,早已超越语言的界限,成为中阿友谊最温润的见证。(李峰)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