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区域双链协同发展主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技术交易所主办,上技所申态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技所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承办,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南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中部服务中心、上技所(青岛)科创服务中心提供支持,以“向新提质 智链未来”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产业链强链补链,探索双链融合的路径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部长于毅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领域的80余位代表参会。
张景安表示,双链融合仍面临一些深层次挑战,创新要素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流动的机制不够顺畅,中小企业参与创新链的渠道有待拓宽。破解这些问题,需要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建议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凝聚共识:完善双链协同的“机制性”,建立跨主体、跨领域的创新联合体,推动政策协同、资源共享、标准互认;提升双链融合的“普惠性”,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创新联合体”参与创新链,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生态。
于毅表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本次论坛聚焦“区域双链协同发展”,聚焦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任务,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中国贸促会愿与大家资源共享,深化合作,充分发挥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畅通供需功能,共同为区域双链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在主旨分享环节,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合肥)研究院院长陈玉涛以“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指挥调度系统,推进区域双链协同发展”为主题,指出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强调着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指挥调度系统需要具备全要素产业链数据仓。
北京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郝文建聚焦“标准化支撑创新链产业链升级”,提出标准化在创新链产业链升级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标准化支撑双链升级的核心路径,并希望未来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融合、支撑创新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王玉荣探讨了“产业互联助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链主企业通过发起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两业融合,逐渐成为符合国家要求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同时,产业互联网平台需要科学地设计、建设和运营,从而实现不走弯路、持续增长。
北京道口金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袁伟围绕“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入讲解了产业链数据创新、产业数字金融及数字化风控等内容,并分享了“产业链信用金融”相关案例成果。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李凤讲述了“数据实验室赋能公共数据价值释放”,解析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路径、现状、瓶颈,介绍数据实验室数据释放路径、运作模式及典型案例,并展望了公共数据价值释放的未来趋势。
在随后的主题研讨环节,围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如何赋能产业链‘强链补链’”及“资金链如何与创新链、产业链高效对接”两大议题展开讨论,上海技术交易所副总裁陆继军主持第一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金融科创区党工委委员高晓波,上饶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海,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鑫作研讨发言,探讨了目前产业链当中急需强链补链的关键环节,突破政府、高校院所、企业、资本多方协同的主要障碍,让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产业断点、补上发展短板。
第二议题由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南中心主任吴鹏主持,临沂市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虎彪,临港集团科技投资孵化器管理中心孵化运营总监周祥麟,山东省融担上技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璇作研讨发言,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的瓶颈,需要进行多元化融资渠道设计,并构建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沃土。
此次活动以链博会这一全球产业交流平台为依托,通过产学研用多方的智慧交融,勾勒出区域双链协同发展的清晰路径,成为链博会期间推动务实合作落地、凝聚发展共识的鲜活实践。
作为活动的主办单位,上海技术交易所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与各地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常态化合作,持续完善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区域双链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王喆)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