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白塔寺东西岔街区正式开街 五大文化盛宴助力“白塔新韵”消费季

发布时间:2025-07-14 16:12: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7月12日晚,随着“开街”号令响起,冷烟花在西城区宫门口东西岔中心广场腾空四溅,点燃了白塔寺东西岔开街暨首届“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之夜。至此,白塔寺东西岔街区所有关键点位已全部正式开业,街区将以更加多元的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独具西城特色的文商旅“一站式”体验。

 “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是在白塔寺美食节基础上进行的升级创新,将持续至9月30日。开街活动当天,全域商户近20个网红品牌将在抖音官方账号“白塔IN”上将推出众多优惠活动和打折兑换券。消费者不仅可以品特色美食、赏胡同风情,更可以通过“诗歌点亮白塔”主题诗歌征文活动、“白塔映彩·笔绘京韵”首届白塔主题画展、“白塔拾光·瞬息万象”摄影展 及“白塔四季”老照片展等文化活动,以及读鲁迅转白塔历史人文观光线、宫门口东西岔时尚生活美食文化热力线、夕照金辉东夹道白塔摄影美食打卡线、“我为白塔再添一抹红”党建路线等“3+1”条主题打卡线路,深入感受白塔寺街区的魅力。

晚间的妙应寺白塔在灯光的照映下披上“雪山白”光晕,与200余盏红灯笼交织出暖调光影,照亮了东西岔胡同X型的轮廓。广场中盘旋而上的鸽哨声,西岔传来的空竹嗡鸣,东岔响起的老北京叫卖悠长吆喝——这组被称作老北京“三哨”的声音,形成了美妙交响,将现场观众拉入了沉浸感十足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开街仪式现场,多支歌颂北京胡同和白塔的原创歌曲、舞蹈首次发布演出。“我住大北京,一条小胡同,抬头望白塔、侧耳听风铃”原创歌曲《大北京小胡同》以质朴旋律和词句间的北京情韵唤醒观众的胡同记忆。该歌曲由《说句心里话》《父老乡亲》等群众耳熟能详的著名歌曲词作者石顺义、《为了谁》《长城长》等金曲曲作者孟庆云联袂创作。中央民族歌舞团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刘一祯悠扬的歌声在青砖院落间流淌。此外,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演员、青年歌唱家袁东方演唱的《妙应白塔》,用唯美的旋律勾勒出白塔映雪的千年诗意;著名编舞李青创作,中央民族大学李竺美表演的舞蹈《白塔之恋》,表达了白塔的纯洁之美,表达了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人民对白塔的依恋之情。

“消费季的文化活动涵盖了绘画、摄影、文学等不同文化类型,希望不同领域的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参与进来。像主题诗歌征文短短12天时间便收获全国900封(组)投稿、1200余首诗歌。我们还邀请了100多位画家及绘画爱好者相聚白塔寺片区写生,用画笔记录胡同里的晨光与烟火。” 活动主办方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消费季多样的活动让游客从观赏者变成讲述者,描绘他们眼中白塔寺东西岔的烟火与活力。”

消费季期间,“白塔映彩·笔绘京韵”首届白塔主题画展,将白塔的古朴身影、北京胡同街巷的青砖灰瓦、市井风情,在一幅幅画布上绽放。“白塔拾光·瞬息万象”摄影展 及“白塔四季”老照片展将展出多位摄影家于上世纪80-90年代拍摄的白塔寺街区老照片,金像奖得主等摄影大咖也将打卡东西岔,游客可以在摄影展的老照片里看白塔记忆,跟着大咖拍白塔新生,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感受区域城市风貌变迁,品味这北京最有烟火气的胡同。

十年磨剑焕新生 白塔寺东西岔蝶变示范街区  

    在阜成门内大街与金融街的交汇处,一座始建于元代的白塔静立了七百余年。而紧邻这座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宫门口东西岔胡同,经历了一场历时十年的蜕变。这条曾获评“北京市最美街巷”“City Walk 最美路线”等荣誉的X形街区开街,是西城区城市更新与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里程碑式成果。

2015年,西城区启动白塔寺片区保护性更新,创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实施、整体规划、整体运营”的模式,以“申请式换租”“整院申请式退租” 等创新机制破解老城更新难题。1230户居民住房条件得以改善,3.7万平方米可利用空间得以释放。通过143处建筑风貌提升、3800米电力线入地及6552平方米道路景观改造,彻底消除“空中蜘蛛网”。今年1月,白塔寺东西岔示范街区完成中心区域风貌改造,让青砖灰瓦的胡同肌理重焕光彩。  

改造不仅停留在物理空间。西城区以打造“北京休闲文化打卡地,金融街配套服务承载地”为目标,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和静美街区建设,同时大力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街区高标准引入多元业态,吸引1家北京首店、10家西城首店入驻。白塔艺术中心、白塔之恋文化中心于今年6月相继开业,不定期开展不同专题文化展览与沉浸式体验,吸引文艺爱好者深度探索。白塔亮化工程形成昼夜皆景的视觉焦点。  

从腾退疏解到风貌提升,从业态升级到街区营造,白塔寺东西岔实现了街区居住环境与文化品质双提升。如今行走在东西岔,醒目的“东岔”“西岔”两座牌匾与铜制区域导览图讲述着历史传承,城市更新展示屏滚动播放蜕变历程,多家不同风格的餐饮美食和成为游客慕名前来的打卡点。这种“活态博物馆”式的更新理念,既有历史底蕴的厚重,又有城市更新的活力,让项目接连斩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优秀实践项目、“北京市级特色消费街区”等认证。当游客在露台拍摄白塔镶金边的黄昏,或在酒吧举杯遥望亮化塔身时,这条“东西岔里观白塔,胡同深处读古今”的静美街区和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天地,正成为古都焕新的时代注脚。

从破旧街巷到“活态博物馆”,东西岔已完成华丽蜕变。如今通过文化赋能,正走向新的进阶之路。这条胡同将在烟火气中持续焕发新生,书写更多“古今交融”的城市新章。

三条主题路线深度体验:在晨光暮色中阅读白塔的千面  

西城区在 “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启动仪式上发布“读鲁迅·转白塔”历史人文线、宫门口东西岔时尚生活美食线以及“夕照金辉东夹道”白塔摄影美食线,三条不同主题的打卡线路。无论是是钟爱历史文化,或是热衷寻觅特色美食,还是追求光影艺术的摄影爱好者,都可沿着主题线路在“打卡白塔,感受焕新”的旅程中,遇见历史街区的全新打开方式。

“读鲁迅·转白塔”历史人文线融合了北京风味与深厚文化底蕴。黑窑厂街糖油饼店内金黄色的面团在油锅中翻滚膨胀,酥香漫过阜成门内大街。这份“外酥里嫩”的北京味道,正是“读鲁迅·转白塔”历史人文线的起点。游客捧着烫手的糖油饼向东步行200米,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柜里的珍贵手稿和藏书已静静等候。  

“这里可以静静地阅读与思考。”线路打卡点第三站,朝花夕拾咖啡馆的店主介绍。这间以鲁迅散文集命名的咖啡厅环境雅致,游客可以在充满文化氛围的气息中放松片刻,回味鲁迅先生的笔墨沉香。

当历史线游客驻足城市更新展示屏前观看胡同十年蝶变时,宫门口东西岔胡同正上演着时尚生活美食热力线的舌尖狂欢。游客可以在九城居品尝豌豆黄等传统京味点心,感受昔日宫廷饮食文化的精粹;亦可独白见酒吧小憩,尝试其特色调制的饮品;更不妨前往JMcafe,登上其露台,点一杯清爽的冷萃咖啡,将巍峨的白塔全景尽收眼底。无论是精致的法式餐点,还是以鲜花为食材的云南菜,或是色泽红亮油润、香气浓郁诱人的潮州烧鹅,外皮酥脆、内里柔韧有嚼劲的牛肉恰巴塔,美食爱好者在这短短几百米的胡同内都可找到。

暮色为摄影爱好者按下启动键。沿着“夕照金辉东夹道”路线的打卡点,可以捕捉到白塔在夕阳余晖下的绝美瞬间。下午4点半前的耀咖啡三楼露台是公认的拍摄白塔夕照“镶金边”效果的黄金机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轻声指导新人:“塔尖镀金时连拍二十张,晚霞浓度每十秒都在变。”向北步行至%Arabica咖啡,现代极简风格店铺意外成就摄影玄机——透过落地窗,东夹道的红墙成为天然前景,白塔居中,漫天火烧云倾泻而下,构成层次分明的“北京三重奏”。  

夏季傍晚,金融街的玻璃幕墙正将落日反射成碎金,红墙在暮光中转为深绛色,白塔化作剪纸般的黑色侧影,快门声如急雨落下。“这张剪影能当明信片!”初来的游客兴奋地检查相机屏幕,而老师傅已收起三脚架,驾轻就熟地走到白塔寺药店,在药香萦绕的柜台前,和三条打卡线路的游客汇合。历史线的游客摩挲着线装书般的汤包说明书,美食线归来的情侣比较着胖妹拾糖龟苓膏与春芽糖水的滋味,摄影爱好者则把酸梅汤包塞进行囊,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消费场景,为所有探索画下充满回甘的句点,将白塔寺东西岔片区3.7万平方米的历史空间转化为“可体验的文化遗产”,悄然成为新时代的城市记忆符号。(王喆)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