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综合实践基地教育教学成果评价体系》 编制座谈会在南平市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14 15:22: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一场聚焦《综合实践基地教育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编制的座谈会在南平市召开。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基地(营地)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以及晋中营地、大同营地、荆门营地、衢州市实践学校、烟台黄渤海新区实践学校等全国知名实践基地(学校)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为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出谋划策。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综合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成果,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基地教育教学成果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正是为了明确评价体系编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推动评价体系的完善。

会议由编委会秘书长王进华主持。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综合实践基地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为评价体系的编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杨秀珍在讲话中提出:作为本项目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我们高度重视《综合实践基地教育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的编制工作,在未来项目推进中,将与在坐各位携手并进,确保《综合实践基地教育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编制工作顺利进行,为校外教育工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基地(营地)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赵杭生在讲话中指出:综合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编制评价体系对于规范基地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好事办好。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和代表们首先深入探讨了《综合实践基地教育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编制的必要性。大家普遍认为,目前综合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成果评价存在标准不统一、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基地的教学质量。编制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为基地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促进基地的健康发展。评价体系的编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够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增强对综合实践基地教育的认可度。

讨论中,专家组组长李玉先为《评价体系》画出了清晰轮廓:

安全是底线:“基地的防护栏够不够高?应急预案有没有演练?”这些问题将被纳入硬性指标,确保学生安全

课程是核心:不再只看学生“做了什么”,更要关注“学到了什么”通过可量化的观察点来评估。

教学有弹性:针对不同年龄段,评价方式也要“量体裁衣”。

李玉先主任鼓励各基地(营地)积极参与《评价体系》编制工作,希望大家建言献策,共同推进综合实践基地发展。

此次座谈会为《综合实践基地教育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的编制奠定了基础。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套评价体系将不断完善,为综合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综合实践教育迈向新的台阶。(张倩)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