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唐山师范学院推出定制化音乐疗愈课程,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14 08:15:4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彩云之愈,韵育心灵”青年志愿队成功入选共青团中央“七彩假期”暑期实践立项。该志愿服务团队专注于为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多类特殊儿童群体打造定制化音乐疗愈课程,旨在通过专业的艺术教育为特殊儿童的成长赋能。7月初,团队已在唐山市启航心语帮护中心启动音乐疗愈专项志愿服务工作。

团队举办活动启动仪式

据悉,这支志愿队由音乐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师生共同组成,其核心成员均持有高级音乐疗愈师资质。团队的实践成果不仅荣获2025年“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科技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特等奖,还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音乐疗愈课程体系。在活动筹备阶段,团队耗时两周开展深入调研,精准把握不同障碍类型儿童的身心特点,并为他们分类建立了详尽的学情档案。​

针对听力障碍儿童,志愿队精心设计了《趣味声乐课》集体课程,通过呼吸游戏、肢体动作等方式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同时提升他们的音准感知能力与肢体协调性;而《触觉音阶探索》一对一课程,则借助振动乐器与手语的联动,构建“振动-音高”的关联,还融入科技辅助工具,为听障儿童开辟了音乐感知的新路径。​

团队成员正在开展相关课程

面对视力障碍儿童,志愿队推出《声音冒险家》集体课程,引导孩子聆听环境音效、触摸乐器质地,以此激发他们的听觉联想与探索热情;《多感官音乐探索》一对一课程则运用触觉乐器与振动设备,强化视障儿童的情绪感知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对于身体残疾儿童,志愿队设置了《灵动乐器课》一对一训练,借助特制乐器锻炼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并通过合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无障碍乐队》集体课程依托辅助工具,推动孩子参与合奏,进而提升其社交互动与团队协作水平。​

针对言语障碍儿童,团队打造了《声音的旅行》集体课程,以节奏造句、游戏化练习等方式改善孩子的语言流畅度;《我的声音小助手》一对一课程引入AI口型模仿技术纠正发音,借助科技力量为语言训练提供支持。​

在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干预方面,志愿队开设《情绪彩虹》集体课程,指导孩子运用乐器表达情绪,学习健康的情绪管理以及团队情绪同步技巧;《我的音乐安全岛》一对一课程则为孩子构筑起专属的心灵陪伴空间。​

志愿队负责人表示:“我们致力于用定制化音乐疗愈,为不同障碍类型的孩子搭建成长阶梯,让他们在艺术滋养中绽放光彩。”据介绍,团队将通过每日跨专业复盘会、家校协同反馈机制,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优化。

​团队与相关人员合影

唐山市启航心语帮护中心负责人谷方明称,这种精准聚焦各类特殊儿童需求的音乐疗愈实践,为特殊教育注入了全新活力。他期待与志愿队深化合作,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让音乐成为特殊儿童逐梦路上的翅膀,助力他们在身心成长、快乐学习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张泽宇)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