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一支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县域一头连着城市文明的繁华,一头系着乡村振兴的希望,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高素质干部队伍正是推动县域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与工作作风,如同方向盘和发动机,直接决定着县域发展的方向与速度。
须知,新时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应当兼具坚定的政治定力、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务实的工作作风。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既要能够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又要善于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才能为县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培育优秀高素质干部更是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是干部成长的必修课,必须贯穿干部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要通过常态化的思想教育,将理想信念融入日常工作,让干部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新余市直机关工委持续深化青年理论提升工程,擦亮“青年学习汇”品牌,开展“学用新思想悦读伴成长”等主题活动,示范引领市直机关120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活动110余次,覆盖青年7000余人次,引导机关青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开展精准化培训,补齐能力短板,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推动干部在学习中开阔视野,在交流中碰撞火花,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才能让干部在理论与实践中持续成长,才能确保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也就是说,选拔干部必须坚持公平公正、任人唯贤,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既要关注学历、资历等基本条件,也要考察实际工作能力和群众口碑,更要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搭建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施展才华。同时,对那些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应当建立健全淘汰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才能让真正优秀的干部脱颖而出,为县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干部家庭负责的体现。日常管理中,要注重抓早抓小,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防止小错酿成大患。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确保干部清正廉洁。同时,组织部门也要关心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谁拥有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占据了发展先机,赢得了发展主动权。广大干部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心无旁骛干事业、坚定信心促发展,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余市渝水区 李 伟 胡雨露)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