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劳模导师进驻学生社区 匠心对话照亮青春征程

发布时间:2025-06-18 10:15:1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6月17日下午,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电信高级工程师常亚峰走进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化身企业导师,将劳模精神融入学生成长第一线,与青年师生展开一场关于奋斗与成长的深度对话。

授聘社区 匠心启航

在简约而庄重的聘任仪式上,农业信息学院徐冬寅院长为常亚峰郑重颁发“‘一站式’学生社区企业导师”聘书。“我要把通信机房‘零中断’的工匠标准带到育人现场,”这位坚守一线27年的高级工程师表示,“将助力青年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

深度对话 精神浸润

聘任仪式后,座谈现场气氛热烈。面对师生的踊跃提问,常亚峰结合 27 年一线实践经验,以质朴话语传递真知灼见。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李宇航率先发问:“5G 技术如何赋能田间地头?” 常亚峰以过往项目为例,目光坚定道:“技术落地要有扎根意识,带着责任心多跑田间地头,脚踏实地直击农业痛点,答案自会浮现。” 青年教师朱舒婷聚焦育人难题:“怎样培养学生‘十年磨一剑’的定力?” 常亚峰语重心长地说:“成功不在惊天动地,贵在日日坚守。把分内之事做好,凭借对工作的热爱保持这股劲头,日积月累自然能筑牢根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曹卉妍追问:“普通学生如何练就专业硬本领?” 常亚峰一语点明关键:“以兴趣为引,不断充实技能,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核心竞争力。”

创新育人 生态共建

暮色渐浓,活动在师生围聚探讨中延展至傍晚。此次“一站式”学生社区“劳模面对面”座谈交流活动,不仅为青年师生点亮了奋斗的明灯,更为校园注入了持久的精神力量。农业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丁丽军表示:“将劳模请进学生社区,是让‘扎根一线’的实践精神与‘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深度融合。未来我们将通过‘劳模工作室’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智慧农业项目中体悟‘把小事做极致’的匠人精神,推动思政教育从‘理论宣讲’向‘实践赋能’的立体转化。”​(丁丽军、徐冬寅、宗瑛)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