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前郭县人民检察院的干警心中,党建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他们始终坚信每一位政法干警皆历经淬炼从人民沃土中成长起来,在党性熔炉中百炼成钢,于实践沙场中千锤成锋。这份从人民中走来的深厚渊源,让他们与群众的心紧紧相连,更让这份实实在在的红色信念渗透进了检察工作的每一处,成为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一起去瞧瞧他们是怎么做的。
一、巧融检察理念,筑牢融合根基
党建与检察业务的深度融合,首先需要在理念层面达成共识。前郭县人民检察院深知,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一取消三不在”等检察新理念融入业务工作,绝非易事。为此,他们以党支部为阵地,精心打造“检察思辩场”“对话检察蓝”系列特色活动。活动现场,干警们化身辩论能手,围绕新理念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在激烈交锋中不断迸发。有干警感慨:“从前对这些理念一知半解,参与活动后,不仅深刻领悟了其内涵,更明晰了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这种创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干警对检察工作新要求的理解,更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筑牢了思想根基,促使党员干警在新理念指引下,更好地履行检察职责。
善用实战经验,提升融合实效党建与检察业务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在实战中落地生根,为此实战经验便成了“硬通货”。前郭县人民检察院运用自选主题结合实战答辩的方式,专门聚焦公益诉讼调查、未成年人帮教等实务难点。组织各支部青年干警开展案例剖析与经验分享,大家都特别实在,把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分享。党员干警更是冲在前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个参与过公益诉讼调查的年轻党员干警就说:“在实际办案过程中,身为青年干警的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和大家分享经验,总能一起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通过这些活动,让党建不再是空洞的理论学习,而是切实融入检察业务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了检察工作质效。
二、丰富学习形式,拓宽融合路径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法律政策不断更新,党建与检察业务的融合也需紧跟步伐。前郭县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们可不能落后,他们开展40余次部门小讲堂、检委会课堂等学习沙龙活动,用现场授课和互动答疑的方式把党建理论同新法新规结合。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干警们一边认真听,一边积极提问。党员干警更是积极带头参与,学习氛围浓厚。有位年轻干警兴奋地说:“这种学习形式太好了,让我们能及时了解法律政策的变化,在办案的时候更有底气。”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学习,让干警们能够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的变化,为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拓宽了党建与检察业务融合的路径。
三、践行为民服务,彰显融合成果
党建与检察业务融合得好不好,关键看为民服务的成效。前郭县人民检察院把众多党建学习的理论篇目与典型案事例剖析深度融合,组建党员先锋队深入社区、校园。他们在社区开展红色宣讲,给居民们讲解法律知识,调解矛盾;在校园给孩子们普及法律常识,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他们已经开展了百余场红色宣讲、50余次矛盾调解、30余次志愿服务。办理的10起案件入选省市级典型案事例,党员干警牵头创新的“司法救助+心理疏导+跟踪帮扶”机制,更是让司法救助工作有了新突破。就像办理的某虐待案,获评全国“2024年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创新创优奖”。因为这些突出表现,全院还获得了县市两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政法先进集体称号。党建引领风帆劲,检察事业谱新篇。前郭县人民检察院在党建与检察业务融合的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实践,收获了满满成果。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化融合,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生活贡献更多更强大的检察力量!(李锐)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