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拉开帷幕,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联合农业农村部机关服务局,“走进”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开展“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主题宣传活动传递低碳环保理念,进一步号召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争做分类先锋、当好分类表率,带动更多居民日常参与垃圾分类。
宣传活动通过科普展示、互动答题、创意打卡等方式吸引了超300余名机关干部职工参与,现场掀起了“学分类、践低碳”的热潮。
“流动课堂”
图文并茂的垃圾分类科普区与主题宣传片形成了“流动课堂”。参与者现场即时全面了解北京市垃圾四分类标准、投放误区解析、四分类垃圾处理流程等知识。
科普区向干部职工展示了垃圾分类“九大文明行为”及“8小时内”垃圾分类小技巧,不少参与人员驻足观看,认真学习生活工作中涉及的垃圾分类知识。
科普“微空间”
活动设置多主题科普互动“微空间”,通过互动问答、变废为宝成果展示等方式,让参与者感受到垃圾分类的趣味性,助力干部职工形成日常分类的良好习惯。
自测问卷,精准补漏
“知识宣传微空间”通过“过期化妆品归属”“一次性餐具投放”等5道高频易错题,帮助参与者快速定位工作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知识盲区”。
限时问答,以赛促学
“知识补给站”化身答题擂台,聚焦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点、朝阳区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等,参与者随机抽取3题挑战,答对即可赢取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品。
塑料重生,见证循环
“塑料大变身微空间”展示了外卖餐盒、矿泉水瓶等塑料制品回收处理再利用后的制作的衣物、文具、飞盘等产品,参与者现场纷纷感叹,原来外卖餐盒还可以“重生”。
厨余魔法,绿色赋能
“微空间”内现场科普厨余垃圾制作酵素过程——将果皮、红糖等原材料按比例混合,就可以成为具有清洁等功能的“神奇”酵素,实现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
恰逢端午临近,活动还巧妙设置“垃圾分类‘粽’动员”主题打卡环节。干部职工手持“分‘投’快乐粽是情”“艾草飘香,分类入心”等创意标语板拍照留念,将环保行动融入节日文化。既能学习知识,又能发朋友圈“晒“环保,一举两得!
朝阳区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用一场有料、有趣、有温度的环保实践,让垃圾分类从“纸面规范”成为“行动自觉”。未来,更多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持续启程,让每个朝阳人都成为“零废弃”未来的书写者,成为“绿色”接棒人。(文心)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