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期间,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垃圾分类达人及赋能讲师代表开展了一场“绿色分类一日行”垃圾分类体验活动。以“前端智能回收—中端清洁转运—末段处理设施”为主线,带领大家体验“指尖分类”到“末端重生”,见证科技赋能下的城市绿色治理新图景。
第一站:智能回收箱——解锁智慧分类“新玩法”
首站为呼家楼街道小庄社区智能回收箱。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扫码投递”操作: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投递,箱门自动开启并称重结算,积分实时返还至个人账户。参与者现场体验投递可回收物,感受“一键投放、即时激励”的便捷与实惠。
小庄小区自2024年12月引入智能回收箱,服务范围覆盖至相邻的金台里8号院等小区,实现了区域资源的共享,该设备日均接收旧物超200件,累计减少可回收物外溢约300公斤,资源化利用率达85%。
第二站:百子湾密闭式清洁站——探秘垃圾转运“隐形枢纽”
双井百子湾密闭式清洁站于2023年9月进行升级改造——清洁站内部墙体重新粉刷、楼体外立面彩绘及装饰、更换现有门窗及卷帘门、增加喷雾除臭设备等,视觉观感明显提升,人性化功能得到周边居民的普遍认可。参观团聚焦其他垃圾收集运输环节,通过近距离观看其他生活垃圾的压缩转运过程,深入了解垃圾中端转运的工作细节,消除“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的思想顾虑。
第三站: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见证废物重生“终极魔法”
最后,到达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参观焚烧中心、餐厨垃圾处理厂,在焚烧中心,巨型机械臂将其他垃圾投入焚烧炉,参观团可以直观地学习垃圾处理再利用工艺,了解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的巨大压力,从而理解前端垃圾分类投放的迫切需求;餐厨垃圾处理厂内,厨余垃圾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转变为生物柴油,真正了垃圾变废为宝。
此次“绿色分类一日行”活动以直观体验的方式,为构建“人人参与”的垃圾分类新格局提供创新范本。随着更多居民走进“幕后”、感知“真相”,垃圾分类“新时尚”将逐步转化为城市文明的“新常态”。(文心)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