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龙泉驿区山泉镇打造“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5-05-19 15:04: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乡村社区如何用好在地资源,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推动文产融合激活乡村振兴引擎?

未命名.jpg

龙泉驿区山泉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镇村资源,建立“党组织+集体经济公司+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创新“政府主导+村社参与+企业运营”模式,充分整合在地企业、行业协会及社会力量,秉持“功能复合、业态融合、场景聚合”理念,在国家AAAA级景区桃花故里打造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标杆——桃花书院,实现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双效共赢。

一、党建引领共建共营,整合资源提升效能。镇党委统筹,村党总支牵头,搭建政企社协商平台,建立“政府主导+村社参与+企业运营”协作机制。政府出资10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升级,明确公益性定位;村党总支主导,以集体公共空间和资源入股,参与收益分成;依托党建联席会引入社会资本300万元,吸纳民宿业主等“新村民”作为社区合伙人,“低偿+收益分成”确保可持续运营。在地企业与行业协会(龙泉驿区文体旅产业联盟山泉分会)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支持和业态规划,助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场景。书院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集合阅读休闲、文化展示、用餐会议等功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打破传统乡村文化设施“单一供给”模式,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长效发展。

(搭建政企社协商交流平台共商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

二、村企联动创新发展,激活乡村经济活力。以“功能复合、业态融合、场景聚合”整体思路,联合在地企业、非遗传承人及产业联盟,打造非遗展厅、工坊、艺术走廊等特色空间,引入棕编、蓝染、香道等5项非遗项目。开发“民宿+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和特色业态,联动30余家民宿、农家乐举办非遗市集、手作体验等活动30余场,年均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间接带动特色水果、工艺品、土特产等社区好物销售,助农增收超100万元,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转化。

1.jpg

(非遗展示)                                                      (文创产品“桃花米酒”)

三、志愿服务惠民惠企,打造文化服务场景。以“党员领办+社会协同”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志愿服务体系。引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入驻,组建志愿服务队伍4支,推行“党员先锋岗+企业志愿岗”双轨制,党员牵头策划“我们的节日”“非遗进社区”“水果采摘季”等群众性活动131场;企业志愿者提供文旅咨询、导览讲解等日常服务,形成“主题活动+常态服务”互补机制,结合24小时全天候开放与低偿服务模式,让村民游客“零门槛”享受高品质文化资源。开展“云上书院”志愿行动,将数字化技术、互动体验与常态化教育、文化宣讲结合起来,传统文化普及率提升60%,公众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2.jpg

(非遗传承活动)

2025年4月,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关于2024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成都)获奖情况的通报》,桃花书院获评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未来,山泉镇将始终坚持党建领航强基固本,聚多元合力激发治理效能与发展动能,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张琳)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