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5)”(简称:“中国能源品牌周”)专题研讨会——“新型电力系统下的能源新生态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17家单位联合发起《电碳耦合与零碳园区协同发展倡议书》。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虚拟电厂市场主体单位的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标准输出、场景示范推广为核心,为全国电碳耦合与零碳园区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几位代表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工业报社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主任牟思南提出倡议一:强化电碳耦合生态建设。共建透明碳数据体系,构建技术联合生态,集结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重点突破虚拟电厂协同调控、碳电联合计量等关键技术,形成可全国推广的技术标准。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所长陈光提出倡议二:落实零碳园区发展路径。以国家战略为指引,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激励等手段,推动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等场景,开展零碳园区多能互补试点。
苏州市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主管贠剑提出倡议三:明确虚拟电厂核心地位。明确虚拟电厂在零碳园区能源调控中的核心地位,打造“分布式能源聚合-绿电优先消纳-碳资产协同管理”一体化标杆模式,为全国提供示范样板。
由牟思南、陈光、贠剑、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晟能公司总经理黄一钊代表倡议单位共同呼吁:构建碳电数据互通机制:突破虚拟电厂协同调控、碳电联合计量技术落实零碳园区路径:推动工业园区、交通枢纽开展多能互补试点确立虚拟电厂核心地位:打造"分布式能源聚合-绿电消纳-碳资产管理"标杆模式
绿色未来始于行动,携手共建零碳中国!《电碳耦合与零碳园区协同发展倡议书》17家倡议单位为: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中国工业报社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市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上海煊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九二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东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江苏镇江现代建安有限公司、江苏世动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领储宇能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星洲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博途新能源(徐州)有限公司、日新鸿晟智慧能源(上海)有限公司。(王铮)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