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清华大学学研大厦二层报告厅,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常委、纪委书记韩景阳致辞,并与优清商学院执行院长、国杰科技成果中心主任王影军为国家发改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低空经济分会特聘专家、副会长、《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方略》作者傅桃生,《北京大学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主编、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秘书长齐崇峰颁发《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经营(领航千人)培育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聘书。
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低空经济分会特聘专家、副会长、《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方略》作者傅桃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作者沈映春为数百人中国低空经济创新经营(领航千人)培育计划学员相继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低空经济会客厅:擘画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在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正迅速崛起,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由傅桃生、齐崇峰、吉东辉、沈映春、王影军等共同发起,院士赋能指导,《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方略》编委会、《北京大学中国航空应急救援》编委会,《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编委会,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等联合推进的“低空经济会客厅”。于北京、广州、上海三大城市联动启动,这一创举无疑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令人期待。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意义
1. 时代发展催生新经济形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无人机技术、航空材料、通信导航等领域的突破,低空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布局低空经济,将其视为未来经济竞争的新高地。我国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从国家战略层面给予高度重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多元应用驱动经济增长: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极为丰富,涵盖了物流、旅游、测绘、农业、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在物流领域,无人机配送能够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配送效率;在旅游方面,低空观光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拓展了旅游产业的边界;在农业领域,无人机植保实现精准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这些广泛的应用不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飞行器制造、软件研发、运营服务等,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战略意义凸显国家竞争力:发展低空经济有助于提升我国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交通运输体系,增强国家在航空领域的综合实力。通过发展低空经济,我们能够在全球航空产业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低空经济会客厅”:三城联动,汇聚发展合力
1. 北京: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是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这里汇聚了众多国家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政策制定部门。“低空经济会客厅”在北京启动,能够第一时间把握国家政策导向,获取最新的政策支持。同时,依托北京丰富的科研资源和高端人才储备,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攻克低空经济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如飞行器的智能控制、新型能源应用等,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政策引领。
2. 广州:产业基础与市场活力的融合:广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拥有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和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大湾区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优势,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飞行器的研发制造到零部件配套,再到相关软件的开发,广州及周边地区能够实现高效的产业协同。“低空经济会客厅”落地广州,将充分利用当地的产业基础,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群的形成,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3. 上海:国际视野与金融服务的支撑: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金融中心,具有开放的经济环境、丰富的金融资源和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低空经济会客厅”在上海启动,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投入低空经济领域,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上海发达的金融服务业能够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如风险投资、资本市场融资、保险服务等,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同时,借助上海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低空经济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
北京、广州、上海三大城市联动,形成了政策、科技、产业、市场、金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北京的政策引导与科技创新,广州的产业落地与市场拓展,上海的国际合作与金融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为“低空经济会客厅”的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院士赋能,引领技术创新与高端发展
“低空经济会客厅”得到刘大响院士、刘嘉麒院士、吴一戎院士、李挥院士、杨军院士等多位院士及世界无人机协会主席、中国低空经济百人会理事长杨金才的赋能指导,为其发展注入了顶级的智力资源。院士们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参与指导,将为“低空经济会客厅”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指导,帮助把握技术发展趋势,确定重点研发方向。
在院士的指引下,“低空经济会客厅”能够汇聚更多顶尖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例如,在飞行器的轻量化材料研发、高效能源系统构建、智能飞行控制系统优化等关键技术领域,通过院士的指导和科研团队的攻关,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低空经济会客厅”未来可期
1. 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低空经济会客厅”将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引擎,吸引众多企业、科研机构和人才汇聚。通过举办各类技术研讨会、创新大赛、项目对接会等活动,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在这里,企业能够及时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市场需求,调整发展战略;科研机构能够找到技术转化的应用场景,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人才能够获得施展才华的平台,推动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创新发展。
2. 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凭借三城的优势资源和联动效应,“低空经济会客厅”将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体系。从上游的飞行器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到中游的运营服务、数据处理,再到下游的应用场景拓展、市场推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 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借助上海的国际化优势,“低空经济会客厅”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国际低空经济论坛、展会等活动,邀请国际知名企业、专家学者参与,加强与国际同行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将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优秀成果推向世界,提升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4.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低空经济会客厅”将与高校、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应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通过开展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方式,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将通过举办高端人才培训、学术讲座等活动,为现有从业人员提供持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低空经济专业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由傅桃生、齐崇峰、吉东辉、沈映春、王影军等共同发起,院士赋能指导,北京、广州、上海联动启动的“低空经济会客厅”,顺应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的发展模式,“低空经济会客厅”必将在低空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腾飞的重要平台,引领低空经济产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戴领)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