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一针一线缝出生命春光:昆山高新区康复驿站的温暖力量

发布时间:2025-05-07 15:18:5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深秋的昆山某社区,枯叶在珍珠阿姨的窗棂前打着旋儿。自从相濡以沫三十载的爱人因病离世,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便成了寂静的牢笼。56岁的珍珠阿姨蜷缩在褪色的沙发里,窗帘终年紧闭,茶几上堆着过期药盒和冷掉的泡面。

康复驿站的社工小郭电访时从珍珠阿姨妹妹那里了解到珍珠阿姨情况,小郭带着阳光般温暖的笑容,与妹妹一同家访创造信任环境,采用"渐进式接触法"叩开了这扇紧闭的门。"阿姨,我是康复驿站的小郭,今天给您带了我们站里做的肉汤圆。"她刻意避开"社工"身份,通过唠家常开启对话……后来小郭经常会带着不同主题来家访:有时是站里的美食,有时是站内伙伴家的虎皮兰分株。

转机出现在冬至那天。当小郭蹲在地上帮珍珠阿姨修理卡住的缝纫机时,珍珠阿姨突然哽咽:"我家那口子生前的衣服是我帮忙修补的......"这个瞬间被敏锐的社工捕捉,成为介入的关键节点。经过三次动机式访谈,珍珠阿姨终于同意参加驿站的"共享餐桌"。当她颤抖着推开驿站玻璃门时,同伴辅导员们正在忙碌的整理做菜材料,热情的费大姐拉住珍珠阿姨加入择菜队伍——这是驿站特色的非语言欢迎仪式。

图一:珍珠阿姨和费大姐一起加入择菜队伍.png

图一:珍珠阿姨和费大姐一起加入择菜队伍

【缝纫机重启的人生叙事】——优势视角理论下的价值重建

在康复驿站的缝纫工作室,社工团队采用"优势视角理论",重新点燃了珍珠阿姨的生命热情。专业裁缝出身的志愿者老师和社工发现,珍珠阿姨对缝纫制作有独特心得,特意安排珍珠阿姨参与设计相应的缝纫产品制作。当制作的头饰被一位家长买走后,珍珠阿姨的眼眶湿润了:"没想到我这手艺还能有价值,帮到别人。"

驿站启动同伴辅导员培育项目。经过14课时的沟通技巧培训和活动实践演练,珍珠阿姨成为了一位同伴辅导员。她采用"缝纫技术",通过颜色搭配、布料触感等元素,帮助2位社区精神康复人员逐步打开心扉,让他们在缝纫的世界里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认同。

图二:珍珠阿姨在为其他伙伴演示缝纫技巧.png

图二:珍珠阿姨在为其他伙伴演示缝纫技巧

【与众不同的袖套】——社区资本培育中的蝴蝶效应

珍珠阿姨带领的"缝纫工作室"公益缝补队成为社区明星。在便民活动上,她的公益缝补摊位前排起长队。看到社区老人金奶奶磨破的外套,珍珠阿姨缝补好后,还现场缝了1对袖套赠予金奶奶:“金阿姨,你戴着这个外套就不会磨破了!”这个暖心场景感动了参加活动社区居民。

图三:珍珠阿姨正在社区为居民修补衣服.png

图三:珍珠阿姨正在社区为居民修补衣服

在社工指导下,珍珠阿姨与美姐结成"同伴"。面对正在进行社区康复的美姐,她活用培训知识:先通过共同学习缝纫建立信任,再以"缝纫闲谈"引导情绪表达。当美姐第一次完整缝自己的作品时,两位姐妹都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这种"同伴互助效应"在驿站持续发酵,目前已有5位加入社区康复驿站。

昆山高新区康复驿站的故事仍在继续。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有一针一线编织的希望,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温度中,见证着专业社会工作如何唤醒生命的春天。当暮色降临,驿站窗前的风铃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每个灵魂都值得被温柔照亮。(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明德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郭艳慧 韦宝祥 艾宇嘉 付莹莹)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