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生态环境治理,承载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保障。4月20日,第三届食品药品环境知产犯罪治理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旨在通过经验交流、思想碰撞,进一步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源头治理与法治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春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国家法官学院教授高贵君、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刘筠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彬、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苏号朋、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资深副会长张文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曾文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导孙树光、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勇辉、京都律师事务所CEO褚长志等专家学者莅临现场。
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勇辉在致辞中介绍,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成立于2024年4月20日,是我国第一家由律师事务所成立的专门专注于食品药品、环境和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机构,成立以来,它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工商大学等等高校开展合作。他期待中心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研究成果,为社会进步带来更多福祉。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会长苏号朋、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资深副会长张文虎在致辞中提及,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也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专家表示,随着全产业链复杂化和全球化,安全和犯罪的问题在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管理端各个方向延伸,期间新的犯罪对传统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法学界、科技界、企业界深化合作,在打假维权、标准制定、公众科普等领域形成长效联动机制,构建一个更智能、更有韧性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汤建彬律师在总结中心工作成果中提及,在过去一年中,京都食药中心成立了银川分中心,同时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以及部分律所联合进行了实务和科研方面的研究,围绕煤罐车装油事件、食药惩罚性赔偿等专题进行了热点事件追踪、专业文章分析、食药案例分享等。
他表示,未来食药中心将保持专业化小论坛和综合性大论坛并重,通过整合研究员和团队,重点就食品类犯罪及行政处罚、药品类犯罪及行政处罚,以及环境类、知识产权类四大板块展开研究,在现有《环境犯罪理论探索与实务精解》等两本书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药品企业行政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与合规》《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解析与辩护策略》等专著,并将食品药品、环境类和知识产权等刑事犯罪案件的发展情况形成报告,给行业起到总结性、引领性的工作。
会上,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安全法研究中心与京都食药法律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协议。双方承诺,致力于形成业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提升合作双方业务能力,推动我国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理论和实践发展。
同时,京都食药法律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上海分中心和郑州分中心宣布成立,文中武、陆向辉、王勍文律师分别出任分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等5名专家学者、14名律师学者成为中心专家顾问和研究员。(王政)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