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岱宗脚下蓄能量 科技神笔绘新图

水电六局泰安抽蓄电站主副厂房开挖工程侧记
发布时间:2025-04-16 15:57:0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泰安的春天里,时光的笔触轻绘着一幅独属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动人画卷。当第一缕春风温柔的拂过泰山支脉,地下洞室早已开启了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水刀破岩时,花岗岩体上精准切割的痕迹,与岁月长河中古老山脉的纹理悄然契合,建设者们在狭隘的作业面穿梭,安全帽下滚轮的汗珠,似繁星闪烁。

当夜幕降临,洞室内的灯光宛如璀璨星河,驱散黑暗,侧耳倾听——那不是寻常的机械轰鸣,那是在齐鲁大地的心脏深处,六局建设者以无畏的勇气与卓越的智慧奏响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时代强音。

微信图片_20250414153808.png

4月15日,山东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主副厂房开挖提前80天完成节点目标,历时657天,三大洞室开挖支护全部顺利施工完成。项目部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为引领,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每个施工环节,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规模地下工程施工领域跑出“加速度”。

山东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位于泰安徂徕镇,背靠徂徕山,毗邻大汶河,地处全省电力负荷中心,是山东省“十四五”重点项目,建成后将在华北地区电力供应中发挥调峰、填谷、新能源消纳、系统备用等关键作用,对能源结构转型意义重大。

公司承建的主副厂房工程主体结构埋深超300米,穿越多条断裂带,开挖量达28.7万方,施工过程中面临岩爆风险高、围岩变形控制难、立体交叉作业复杂等诸多技术挑战。

项目团队成员大多来自乌东德水电站项目。在乌东德,六局人铸就了不朽的“大国重器”。面对泰安,他们立下了更高的目标:要让泰安成为新标杆。

针对传统爆破法导致的围岩损伤和超欠挖顽疾,项目团队以巧技攻克难题,联合山东大学研发出“超高压水力射流无损切割技术”。280兆帕的水流以每秒800米的速度喷射而出,在断层带施工时,将水射流喷嘴改成扇形喷头,就能实时调整切割轨迹,在花岗岩体上雕琢出误差仅15毫米的平整岩台,就像给岩石做了一场精细的“雕刻手术”,实现了岩体的毫米级精密切割。

“这就好比以前用锤子砸核桃,又费力又容易把核桃砸得乱七八糟,现在换成了水刀切豆腐,又快又准还不会弄坏豆腐。”提起这项新技术,项目施工人员用这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岩锚梁施工的核心关键。这一技术突破有效解决了爆破开挖的诸多难题,树立了岩锚梁建设新标杆,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提供了保障,为水电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范例和精细化施工工法。

微信图片_20250408143230.jpg

在泰安抽水蓄能电站主副厂房的施工现场,岩锚梁混凝土浇筑区域总是气氛紧张又热烈。只要来了浇筑现场,项目总工程师冯艳朝的眉头就常常不自觉地皱起,嘴里还不时说着“不行”。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能只要求达到基本标准,在能力范围内,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更好。”

为了让混凝土浇筑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他秉持着六局人精益求精的执着,带领团队反复查证、研究、实验,最终创新引入了“玄武岩纤维+PE覆膜模板” 组合工艺。刚开始推广这个新工艺时,不少工人心里犯嘀咕,觉得传统方法用得好好的,何必折腾新花样。项目部管理人员就挨个给大家做工作,耐心解释新工艺的好处,大家亲自上手示范,从玄武岩纤维的添加比例,到 PE 覆膜模板的安装细节,每个步骤都讲解得清清楚楚。

掺入玄武岩纤维提升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与和易性,定制的PE模板让混凝土拆模后如镜子般倒映出人像,呈现出大理石质感。同时,项目团队借助BIM模型动态调整养护方案,构建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检测混凝土温度变化,从源头上把控质量,环环相扣,用科技力量打造出“镜面”混凝土浇筑成果。

“岩锚梁镜面混凝土表面细腻光滑如婴儿的皮肤,混凝土映射的图像清晰可见,不仅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还为后续建设安装提供了更好的质量保证。”冯艳朝自豪地介绍着项目部的工作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408143217.jpg

在提前80天的背后,是泰安项目部“安全第一”的核心理念。项目团队通过“电动机械+水雾降尘”组合,有效改善了洞室施工环境,减少了粉尘污染。负责安全监管的小刘每天都在施工现场巡逻,有一次,智能监控系统预警岩爆风险,小刘第一时间组织大家撤离现场,等风险解除后,才安排人员仔细检查现场,确保安全后才恢复施工。施工以来,智能监控系统自动识别违规行为132次,预警岩爆风险27次,“科技+人工”的紧密配合,实现了泰安项目零伤亡、零污染、零投诉的安全目标,并获国网新源公司“平安工地”奖牌。

项目团队研发了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施工数字化管控平台,基于BIM、物联网技术、三维激光扫描仪、UE技术,开发数字拌和、数字筛分、数字洞室、数字洞挖等模块,实现地下厂房开挖全过程一体化、模块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从传统基建到智慧建设,从TBM施工到地下厂房,六局人不断超越自我,凭借着勇于创新的精神、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紧密的团队协作,在复杂地质条件、高难度技术挑战前,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当春天的种子从这片齐鲁大地破土而出,当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它将化成一颗跳动的能源心脏,从泰山支脉的地下洞室,跨越山川河流,点亮无数城市与乡村的灯火,描绘着央企服务“双碳”战略的能源蓝图。(李柏辉 刘锡桂)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