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戏曲花开新时代,古韵新声共传承

商丘工学院四平调调研小组专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付梅老师
发布时间:2025-04-07 10:39:3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为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丘工学院四平调调研小组一行数人,怀揣着对传统艺术的敬仰与热爱,专程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付梅老师,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果的专访。

四平调,作为河南省商丘市独特的戏曲形式,融合了苏北花鼓、评剧、京剧、豫剧等多种戏曲元素,以其“四平八稳”的唱腔风格著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稀有剧种曾面临传承危机。为此,商丘工学院成立了四平调调研小组,并在专访前数日查阅大量四平调相关资料,了解付梅老师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成就,制定了详细的采访提纲。旨在通过此次专访,不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四平调的艺术魅力,还能为这一稀有剧种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付梅老师与调研小组成员采访现场

专访中,付梅老师首先分享了她的艺术之路。出生于1969年的她,自幼受家庭熏陶,热爱戏曲艺术。1987年考入商丘市戏曲学校,随后进入河南省戏曲学校学习豫剧,1991年毕业后加入商丘市四平调剧团,从此与四平调结下不解之缘。付梅老师回忆道,她初到剧团时,四平调已陷入低谷,剧团停演,演员改行,但这段日子让她爱上了四平调,她开始从师邹爱琴、庞明珠学习四平调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艺术,成为四平调的忠实传承者。

紧接着付梅老师详细介绍了四平调在剧目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她表示,四平调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现代元素,进行重新编排和创作。例如,将传统剧目《陈三两爬堂》、《三告李彦明》等注入新的表演形式和舞台设计,使其更具观赏性和时代感。同时,剧团还创作了多部现代剧目,反映社会现实和当代生活,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

最后针对年轻人如何了解四平调的问题,付梅老师分享了多种有效的传播方式。首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演出,让更多年轻人足不出户便能欣赏到四平调的魅力。其次,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渠道发布四平调的精彩片段和幕后花絮,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此外,商丘工学院等高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组织讲座、工作坊、演出等活动,让更多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四平调。

付梅老师现场表演四平调经典曲目

采访接近尾声时,付梅老师热情地邀请调研小组成员们观赏了一段精彩的四平调表演。她的唱腔婉转悠扬,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将四平调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传承的执着。

调研小组成员与付老师的合影

专访结束后,商丘工学院四平调调研小组的成员们与付梅老师亲切合影留念。镜头前,同学们笑容灿烂,付老师亦满含笑意,这一刻不仅定格了他们的美好时光,也象征着传统艺术与年轻一代的紧密连接。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此次采访不仅让他们深刻了解了四平调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之道,更激发了他们为传统艺术传承贡献力量的决心和热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年轻学子将继续为四平调等传统艺术的发扬光大而努力奋斗。

此次专访不仅加深了商丘工学院四平调调研小组对四平调的了解,也为他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成员们将带着付梅老师的教诲和期许,继续深入探索四平调的艺术精髓,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四平调这一瑰宝将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桥梁和纽带。相信在付梅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四平调这一独特的戏曲形式必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商丘工学院 陟以琳 范雅茹 杨家乐 司和晶 刘光彩 张果 闫洁阳)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